
青海师大附中是一所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良好声誉的学校,以下是其详细介绍:
1、历史沿革:
- 学校前身为西宁市第一中学,始建于1954年3月,同年9月开始招生上课。
- 1958年更名为西宁市第一中学,1959年2月设立初中部,3月更名为青海师院附中。
- 1960年成立小学部,1962年确定为省重点中学,学制改为十二年制,此后历经多次更名和发展阶段,1984年6月正式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2、办学条件
校园规模:截至2024年7月,学校占地96亩,有400米标准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篮球场3个,排球场2个、羽毛球场2个,体育活动场地25184.47平米,4400平米的文体活动馆1个。
设施设备:拥有能容纳800多人就餐的师生餐厅,8000多平米的集理化生仪器室、实验准备室、实验室等为一体的综合实验楼,还有多功能教室3间,厨艺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4间,直录播教室2个,科信中心配有卫星接收、摄录编后期制作、直录播等系统,学校全部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备课、办公、授课实现网络化。

3、师资力量
-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206名,其中正高级教师2名,副高级教师63名,中级教师75名,初级教师47人,专任教师中有在读博士研究生4人,研究生学历54人,本科学历147人。
- 有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2个省级名师兼职工作室,有2名师大兼职教授,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青海省教学能手6名,西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数十名。
4、教学特色
- 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英语特色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三大办学特色。
- 坚持科研兴校,逐步形成了“年年有课题,群体搞科研”和“以研促教、以研促学、以研促改”的教研氛围,多次承担国家级课题研究,有力推动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创新。
5、教学成果
- 高考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大批学生考入北大、清华、复旦、科技大等全国重点大学。
- 在全国数(理)化(青海赛区)竞赛中,上千人(次)获奖,多人代表青海省参加全国中学生田径及球类运动会并取得优异成绩。
6、学校荣誉:
- 先后被评为青海省重点中学、青海省电化教育实验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海省标准化学校、青海省示范高中、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青海省英语高级实验中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项目实验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
青海师大附中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优越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师资力量、鲜明的教学特色以及卓越的教学成果和广泛的学校荣誉,在青海省乃至全国的教育领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