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市的中考制度在近年来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提高招生工作的公平性与透明度,以下是对兰州中考的详细介绍:
1、考试科目及分值
统一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体育与健康共 10 科,语文、数学、外语各 120 分,物理 90 分,化学 60 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各 50 分,地理、生物学各 40 分,体育与健康 50 分,总分满分 740 分,外语分值中包含 30 分的听力、口语考试分值,物理、化学、生物学的分值中各包含 10% 的实验操作考试分值。
统一考查科目:有艺术(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共 2 科,满分各 50 分,信息技术实行无纸化上机操作考查,艺术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考试时间安排
- 笔试考试时间为 6 月 16 日 - 6 月 18 日,具体为 6 月 16 日 9:00—11:00 考语文,15:00—17:30 考物理、化学;6 月 17 日 9:00—11:00 考数学,15:00—16:40 考道德与法治、历史;6 月 18 日 9:00—10:30 考英语(德语 / 法语 / 日语 / 俄语),15:00—16:40 考地理、生物学。
- 2024 年中考将于 6 月 19 日开始英语人机对话考试。
3、志愿设置及录取批次

普通高中:共设七个批次 18 个志愿,提前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双优助学班、多语种班等特色班招生志愿,设 1 个志愿;第一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含兰州三十三中东城分校和兰州六十一中新区分校)的普通班招生志愿,设统招第一志愿、统配志愿、自主招生志愿、统招第二志愿 4 个志愿;第二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国际班、艺体班等特色班招生志愿,设 1 个志愿;第三批次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的普通班和国际班空余计划的补充招生志愿,每个考生最多可填报本批次一个志愿;第四批次为市级示范性高中、一般高中和 “中等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职普融通实验班” 的招生志愿,设特色班志愿、统招第一志愿、自主招生志愿、统招第二志愿 4 个志愿;第五批次为网上征集志愿,未被任何一个志愿学校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 “兰州市中考报名系统”,参加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普通高中学校(含 “中等职业学校附设普通高中职普融通实验班”)的志愿征集。
中等职业学校:设 2 个志愿,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考生可直接填报职业学校(含 “普通高中附设中职职普融通实验班”)志愿,每个考生最多可填报两所职业学校志愿。
4、对口分配政策
- 兰州市继续实行优质高中部分招生名额对口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招生政策,2024 年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不含特色班)对口分配比例为 75%,兰州六十一中新区分校对口分配比例为 35%,享受对口分配计划的考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初中属划拨入学且三年在籍在校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含第一次从市外转入我市、符合教育优待条件的满一年【含】以上初中学籍并实际在校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为 2A3B 及以上等级且思想品德维度为 A 等;必须填报对口高中;必须参加中考,且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在报考学校统招分数线下 50 分以内;若对口初中未完成统配计划且报考学校统招分数线下 50 分高于省级示范性高中最低控制线,则降分录取,最低至省级示范性高中最低控制线。
5、报名及考试组织
报名时间:2024 年兰州市中考网上报名时间为 4 月 23 日 - 25 日。
报名方式:考生须在规定时间内登录 “兰州市中考报名系统”(http://zkbm.lzetc.cn)按要求报名。
考试组织:中考阅卷工作将于 6 月 28 日开始,7 月 8 日公布成绩和最低录取控制线。
6、招生录取变化
属地招生政策落实:从 2024 年开始,地处县域的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红古区和兰州新区等五个远郊县区的普通高中应在本县域内招生;地处城区的城市四区和高新区等五个区的普通高中应在统一的城区范围内招生。
优化志愿设置:在中考志愿批次设置中将公办和民办普通高中分设不同志愿批次,在志愿数量设置上将提前批次和第三批次的志愿填报数量由原来的 1 个分别增加到 2 个。
完善最低控制线设置:将城区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线由原来的两条线调整为三条线,即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最低控制线、城区公办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城区民办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
推进多样特色发展:在兰州外国语高中开设高中起点多语种班,面向全市各县区招收有意愿学习多语种的初中毕业生,高中起点多语种班录取最低线不得低于城区省级示范性高中最低控制线。
兰州中考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选拔机制,它不仅考察学生的学术能力,还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特长发展,通过这样的选拔方式,兰州市旨在为高中阶段输送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路径和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