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数学趣味小故事三年级

学加减法,见树上有7只鸟,飞走3只,问剩几只?他答4只,却不知还有1只在窝里孵蛋呢

三年级的课堂上,数学老师总是想方设法让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有趣,这一天,她带来了一个特别的故事——“聪明的小熊分蜂蜜”,这个故事不仅让孩子们哈哈大笑,还悄悄教会了他们重要的数学原理。

数学趣味小故事三年级-图1

故事发生在一片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三只可爱的小熊:圆圆、胖胖和壮壮,它们共同发现了一罐金黄香甜的蜂蜜,兴奋得手舞足蹈!可是问题来了——这罐蜂蜜该怎么公平地分成三份呢?

第一步:尝试平均分配
圆圆提议:“我用勺子舀吧!”它随意舀了几勺到自己的碗里,结果发现有的多、有的少,胖胖不服气地说:“这样不公平!”于是它们决定用数学方法解决,老师曾说过,“平均分”就是每个人得到同样多的量,这时,壮壮拿出一根绳子绑在木棍上做成简易天平,将蜂蜜倒入三个相同的杯子中,直到天平两端平衡,通过反复调整,它们终于成功把蜂蜜均等地分成了三份。

小熊名字 第一次分配(随意) 第二次分配(用工具测量) 是否公平?
圆圆 满满一大勺 刚好1/3罐 ✅是
胖胖 只有半勺 刚好1/3罐 ✅是
壮壮 溢出来了些 刚好1/3罐 ✅是

第二步:遇到新挑战
正当它们准备享用时,好朋友小兔子蹦蹦跳跳过来了。“我能加入吗?”它眨着红眼睛问道,现在有四只小动物要分享这罐蜂蜜了!圆圆着急地说:“怎么办?我们只有三个杯子呀!”聪明的胖胖灵机一动:“我们可以把每一份再分成两半!”原来,把原来的1/3继续对半切,就变成了1/6,这样每个小伙伴都能得到相等的部分。

第三步:验证结果
为了确保正确性,壮壮用石子代替蜂蜜做实验:先摆3堆各放4颗石子(代表最初的3份),再将每堆拆分成2小组,每组2颗,果然,总共有4个2颗的小堆,正好对应四只动物的需求,这个过程让小朋友们直观理解了分数的概念——整体“1”可以被不断细分。

生活中的数学延伸
课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家里的类似场景:切蛋糕时要切成几块才够全家人吃?如果爸爸多吃一块会怎样影响其他人的份额?这些问题帮助他们建立起比例思维和公平意识。

这个故事背后藏着两个核心知识点:一是分数的意义(如1/3表示整体被平均分成三份中的一份),二是等分物体的方法(使用工具或标记辅助),通过角色扮演和动手操作,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


FAQs

Q1:为什么用天平能帮助实现平均分配?
A:因为天平通过比较两边的重量是否相等来判断数量是否相同,当两侧平衡时,说明两边的物品质量完全一致,从而达到“平均分”的效果,这是古人发明的重要测量工具之一哦!

Q2:如果要把蜂蜜分成五份该怎么办?
A:可以先将整罐蜂蜜看作单位“1”,然后将其平均分成五等份,每份就是1/5,实际操作中可以用带刻度的容器或者折叠纸张的方法来辅助划分,就像披萨店师傅切比萨那样精准又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