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主题
《奇妙的校园探险日》
通过模拟校园场景中的任务挑战,将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等基础学科知识融入趣味活动中,让学生在玩乐中自然掌握核心概念。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 认识并书写10个简单汉字(如“日”“月”“山”“水”);
- 理解数字1-10的实际意义,能进行简单加减法运算;
- 学会用彩笔绘制基本图形(圆形、三角形、方形)。
- 能力目标
- 培养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创造力。
- 情感目标
- 感受学习的乐趣,建立对学校的归属感;
- 鼓励大胆提问和尝试新事物的勇气。
教学准备
类别 | 具体物品/资源 | 用途说明 |
---|---|---|
教具 | 巨型骰子(六面标注不同学科任务)、计时沙漏、奖励贴纸 | 控制活动节奏与激励表现 |
学具包 | 每人含:彩色卡纸、安全剪刀、胶棒、蜡笔套装、数字卡片(1-10) | 手工制作与数学练习 |
环境布置 | “魔法地图”(地面贴有脚印指引路线)、角色头饰(侦探帽/科学家袍) | 营造沉浸式探索氛围 |
多媒体 | 动画短片《数字王国大冒险》、轻音乐背景音乐 | 视觉辅助与情绪调节 |
活动流程设计
环节1:热身游戏——“身体时钟”(15分钟)
✅ 玩法:教师说出时间点(如“3点”),学生需用手臂模仿钟表指针的位置,双手交叉成直角代表“9点”,单手上举弯曲似钩状代表“6点”,错误姿势会引发欢笑,但教师会耐心纠正并解释原理。
✨ 延伸学习:趁机引入“时针”“分针”词汇,对比长短差异,为后续数学课做铺垫。
环节2:语文闯关——“汉字寻宝岛”(25分钟)
🔹 任务卡示例:
| 关卡名称 | 挑战内容 | 成功标准 |
|----------------|--------------------------------------------------------------------------|------------------------------|
| “太阳的秘密” | 找到藏在教室各处的“日”字卡片,并用它组词(如“日光”“日历”) | 正确读出3个以上词语 |
| “月亮的故事书” | 根据图片线索猜出与“月”相关的成语(如“月明星稀”),表演对应动作 | 至少完成2个动作模仿 |
| “山水画廊” | 用磁铁贴片在白板上拼出“山”“水”二字,描述自己想象的山水画面 | 口头描述包含颜色、动植物元素 |
📌 教师策略:采用“同伴互助制”,每两人一组互相检查发音是否清晰,增强社交互动。
环节3:数学实验室——“超市大采购”(30分钟)
🛒 情景设定:虚拟超市货架摆放标价商品模型(如玩具汽车=5元,橡皮鸭=2元),每位学生领取10元代金券,需购买两件物品且总价不超过预算。
⚖️ 分层难度:
- A组(基础):计算单一商品的找零(例:买7元的笔记本,付10元应找回几元?);
- B组(进阶):组合购物车中的物品总价(例:苹果3元+铅笔盒4元=?)。
💡 思维拓展:讨论“为什么有些东西贵?有些便宜?”引导初步理解价值概念。
环节4:艺术工坊——“我的校园徽章”(20分钟)
✂️ 创作步骤:
- 分发圆形硬纸板作为底板;
- 指导学生用几何模板描边画出学校标志性建筑轮廓;
- 填充色彩时强调配色规律(相邻区域不用同色系);
- 最后写下自己的名字缩写字母装饰边缘。
🏆 展示环节:将所有作品悬挂成展板,投票选出“最具创意奖”。
环节5:音乐律动——“数字歌谣创编秀”(15分钟)
🎵 歌词范例:
“一二一,齐步走;三四转个圈儿有;五六拍拍手,七八跳一跳;九十说再见,明天再相见!”
🕺 肢体配合:每句对应特定动作(踏步、旋转、拍手等),鼓励即兴改编歌词加入个人喜好元素(如把“再见”改成“飞吻”)。
评估方式
采用三维评价体系:
- 过程性评价(占60%)——观察课堂参与度、小组合作贡献值;
- 成果性评价(占30%)——检查作业本上的汉字描红规范度、数学题正确率;
- 创新性加分项(占10%)——对独特想法给予额外星星奖励。
注意事项
⚠️ 安全提示:使用儿童专用圆角剪刀,禁止奔跑打闹;
🌱 包容机制:设置“求助小天使”角色,允许随时举手向老师或同学请教;
🌈 差异化支持:为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提供半成品材料包。
FAQs
Q1:如果孩子不喜欢画画怎么办?
A:不必强迫完成复杂作品,可改为用贴纸拼贴图案,重点在于体验色彩搭配的乐趣而非技巧完美,教师应表扬任何形式的积极参与,“你的红色选择让整个画面充满活力!”
Q2:如何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A:采用“轮流领导制”,每次活动由不同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分工,同时准备备用方案——若某组成员过少,则与其他小组合并开展跨团队竞赛,确保无人落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