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概念如何成为思维的形式?

您提出的“概念是思维的形式”这个观点非常深刻,它触及了哲学、逻辑学和认知科学的核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和理解这个命题。

概念如何成为思维的形式?-图1

这句话的表述非常精准,但也可以进一步细化,更完整的表述应该是: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元和核心形式。

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这个观点:

为什么说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

这里的“形式”可以理解为思维得以运作的“建筑材料”、“基本构件”或“操作框架”,没有概念,思维就无法进行。

概念是思维的“细胞”

就像生物体由细胞构成一样,复杂的思维活动都是由最简单的思维单元——概念——构成的。

  • 简单思维:当你思考“这是一只猫”时,你的思维就在运用“猫”这个概念。
  • 复杂思维:当你思考“全球变暖对北极熊的生存威胁”时,你的思维就在组合运用“全球”、“变暖”、“北极”、“熊”、“生存”、“威胁”等一系列概念,并将它们通过逻辑关系(因果、影响等)组织起来。

没有这些基本的概念,我们就无法形成判断、进行推理或产生思想,思维的大厦,正是由一块块概念的“砖石”砌成的。

概念是思维的“工具”

概念不仅是思维的构成材料,更是我们用来理解和改造世界的认知工具

  • 分类与简化:世界是无限复杂和具体的,概念帮助我们忽略事物的非本质差异,抓住其共同特征,从而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命名。“水果”这个概念,让我们能够把苹果、香蕉、橙子等千差万别的东西归为一类,极大地简化了我们的认知和交流。
  • 抽象与概括:概念是抽象思维的产物,我们从无数个具体的、个别的狗(比如你邻居家的小黄狗、朋友家的哈士奇)中,抽象出“狗”这个概念,它包含了“哺乳动物”、“四条腿”、“会叫”等共同的本质属性,这种抽象能力,是人类高级思维能力的体现。
  • 交流与传承:概念是语言的核心,词语是概念的符号,当我们使用“民主”、“正义”、“引力”这些词语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调用一个被社会共同体所共享的复杂概念体系,这使得我们可以进行高效的思想交流和知识传承。

概念与思维活动的关系

概念不仅是静态的“形式”,更是动态思维活动的载体。

概念是判断的基础

判断是断定事物情况或概念之间关系的思维形式,任何判断都离不开概念。

  • 判断“所有金属都导电”,这个判断就包含了“金属”、“导电”、“所有…都…”这些概念,没有这些概念,判断就无法形成。

概念是推理的要素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出发,引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的建立和演变。

  • 三段论推理:
    •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包含“人”、“会死”概念)
    •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包含“苏格拉底”、“人”概念)
    •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结论中“苏格拉底”和“会死”的关系,是通过前提中“人”这个概念的媒介建立起来的)

一个更精确的视角:概念、判断、推理

在传统逻辑学中,思维的基本形式通常被概括为三种:概念、判断、推理,它们之间是层层递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1.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思维的起点和细胞
  2. 判断: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是由概念构成的,是概念的连接
  3. 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它是由判断构成的,是判断的演化

回到您的命题:“概念是思维的形式”,这个说法是完全正确的,并且是三者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概念是思维的“名词”,判断是思维的“句子”,推理是思维的“段落”,没有“名词”,句子和段落就无从谈起。

“概念是思维的形式”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了概念在人类心智活动中的核心地位:

  • 从结构上看,概念是构成复杂思维的基本单元和最小要素
  • 从功能上看,概念是我们认识世界、进行抽象、分类和交流的核心工具
  • 从动态上看,概念是形成判断和进行推理的逻辑基础

我们可以说,人类思维的全部内容,都是在对概念进行操作、组合、重构和发展的过程中展开的,理解了概念,就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思维的本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