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思维数学教案:图形宝宝找朋友
活动名称
图形宝宝找朋友

活动领域
数学(思维训练)
参与对象
幼儿园中班幼儿(4-5岁)
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认识并能说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名称,感知其基本特征(如:圆圆的、有四个一样长的角和边、有三个尖尖的角)。
- 能力目标:
- 能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配对和分类。
- 能在生活情境中找出与图形相似的物品,发展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 在游戏中乐于与同伴合作,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 情感目标: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感受图形在生活中的美,激发探索周围事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
物质准备:
- 教具:
- 一个“魔法口袋”(不透明的布袋)。
- 大型、颜色鲜艳的图形卡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各2-3张。
- “图形宝宝的家”三个(分别用红色、蓝色、绿色卡纸制作,上面分别贴有大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作为标志)。
- 一段欢快的背景音乐(如《找朋友》)。
- 学具:
- 每位幼儿一套小图形卡片(包含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若干)。
- 若干生活中的实物模型或图片:皮球(圆形)、积木(正方形)、小旗子(三角形)、饼干(圆形)、手帕(正方形)、三明治(三角形)等。
- 一个画有各种图形的“寻宝图”。
- 教具:
-
经验准备:
-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物品。
- 有过玩“找朋友”等音乐游戏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约5分钟)
- 神秘口袋,引出主题:
- 教师出示“魔法口袋”,晃一晃,发出神秘的声音。
-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神奇的魔法口袋,里面住着许多图形宝宝,它们想和中班的小朋友做游戏,你们欢迎吗?”
- 师:“我们来请一位图形宝宝出来好不好?老师请它出来,大家可要看仔细它长什么样子哦!”
- 教师从口袋里慢慢摸出一张大圆形卡片。
- 提问:“看,这是什么图形宝宝呀?”(引导幼儿说出“圆形”)
- 师:“圆形宝宝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圆圆的,没有角,可以滚来滚去)。
- 用同样的方法,依次请出正方形和三角形宝宝,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其特征(正方形有四个方方的角和四条一样长的边;三角形有三个尖尖的角)。
(二) 基本部分:探索操作,感知理解 (约15-20分钟)
-
“图形宝宝找朋友” (配对与分类)
- 师:“图形宝宝们一个人玩有点孤单,它们想找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帮它们吧!”
- 教师在地上铺开“图形宝宝的家”(三个标志)。
- 玩法:播放《找朋友》的音乐,教师将大型图形卡片分发给部分幼儿,音乐响起,幼儿拿着卡片自由走动;音乐停止,教师喊:“圆形宝宝找朋友!”拿着圆形卡片的幼儿就要迅速找到贴有圆形标志的“家”站好,其他幼儿检查找对了吗?
- 重复游戏,分别让正方形和三角形宝宝找朋友,鼓励幼儿在游戏中大声说出自己是什么图形。
-
“生活物品找图形” (联想与迁移)
- 师:“图形宝宝不仅喜欢和自己的朋友玩,还喜欢藏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找找看,哪些东西是圆形宝宝的亲戚?”
-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实物或图片(如皮球、饼干)。
- 提问:“这个是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它和哪个图形宝宝长得像?”
- 引导幼儿将物品与相应的图形进行匹配,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将物品放到对应的“图形家”旁边。
- 师:“我们的教室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呢?”(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如窗户、桌子、三角尺等)。
-
“图形寻宝大挑战” (巩固与提升)
- 师:“图形宝宝们为了感谢大家,准备了一份藏宝图,想邀请你们一起去寻宝!宝藏就是更多好玩的小图形卡片。”
- 教师出示“寻宝图”,上面画有各种图形(大小、颜色、位置不同)。
- 玩法:幼儿人手一套小图形卡片,教师发出指令:“请所有的小圆形宝宝站起来!”“请把你的正方形卡片举过头顶!”“请找出一个三角形卡片和你的好朋友交换一下!”
- 进阶玩法:教师说一个生活中的物品,幼儿快速从自己卡片中找出对应的图形。“请找出像小手帕一样的图形!”(幼儿拿出正方形卡片)。
(三) 结束部分:分享总结,愉快收尾 (约5分钟)
- 成果分享:
- 师:“今天我们和哪些图形宝宝做了朋友呀?”(引导幼儿回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 师:“我们帮它们找到了朋友,还找到了藏在生活中的亲戚,你们真棒!图形宝宝们说谢谢你们!”
- 活动延伸:
- 师:“今天我们找到了这么多图形朋友,回家以后,请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家里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和小朋友们,好不好?”
- 整理材料:
在轻松的音乐中,引导幼儿一起将图形卡片和学具送回“家”,培养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 美工区:提供彩纸、颜料、橡皮泥等材料,让幼儿自由创作,拼贴或制作各种图形组成的画和手工作品(如:用圆形做太阳,用三角形做小山)。
- 建构区:鼓励幼儿用积木进行搭建,引导他们发现正方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积木的组合。
- 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观察和辨认各种图形,如吃饭时的碗、饼干,路上的交通标志等。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遵循了幼儿的学习特点,以游戏贯穿始终,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融入到生动有趣的情境中。
- 成功之处:通过“魔法口袋”、“找朋友”、“寻宝”等游戏,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层层递进的游戏设计,让幼儿在玩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图形的认知、分类和配对技能。
- 待改进之处:在“生活物品找图形”环节,可以准备更多样化的实物,让幼儿通过触摸、观察等多种感官来感知,对于能力稍弱的幼儿,可以提供更明确的视觉提示,在分享环节,可以鼓励能力强的幼儿用更完整的语言描述图形的特征和物品的联系,为其他幼儿树立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