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考研数学,李王全书和张宇怎么选?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且常见的问题,几乎所有考研数学(尤其是数学一和数学二)的同学都会遇到。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只有“哪个更适合你”

2025考研数学,李王全书和张宇怎么选?-图1

李王全书和张宇都是考研数学辅导领域的顶尖资料,但它们的风格、定位和适用人群有显著不同,选择哪一本,取决于你的数学基础、学习习惯和目标分数。

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对比,并给出选择建议。


核心特点对比

对比维度 《李永乐·王式安考研数学复习全书》(简称“李王全书”) 《张宇考研数学大全》(简称“张宇大全”)
作者与团队 李永乐、王式安等“线代王”、“概率论王”领衔,团队经验极其丰富,是考研数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张宇博士,风格鲜明,以“有趣”、“轻松”著称,深受学生喜爱,是“新生代”的代表人物。
风格与定位 经典、严谨、全面、权威覆盖所有考点,讲解细致入微,强调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扎实性,被誉为“考研数学的圣经”。 新颖、有趣、技巧性强、拔高,语言风趣,例题选择独特,注重解题技巧和思维拓展,旨在帮助学生“学得开心,考得更高”。
例题与习题 例题经典,多为历年真题和高质量模拟题,习题难度适中,以巩固基础为主,适合反复练习。 例题新颖有趣,有很多“脑洞大开”的题目,习题难度跨度大,既有基础题,也有大量挑战性强的“难题”、“怪题”,旨在激发思维。
适合人群 基础薄弱或一般,希望系统、全面、扎实地复习,追求稳定高分的同学。
自制力一般,需要老师“手把手”带你学的同学。
基础较好,学有余力,希望拔高、冲击高分甚至满分的同学。
不觉得数学枯燥,喜欢轻松有趣学习氛围的同学。
思维活跃,喜欢探索解题技巧的同学。
使用建议 作为第一轮复习的核心教材,配合基础班视频,地毯式复习,不留死角。 可以作为第一轮的辅助或第二轮的强化,在有一定基础后,用来拓宽思路、学习技巧。

如何选择?给你一个清晰的决策指南

我数学基础比较差,或者大学没怎么学,现在感觉无从下手。

强烈推荐:李王全书

  • 原因:李王全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教授,它会告诉你“什么是这个知识点”、“它为什么是这样”、“怎么用”,它的体系非常完整,能帮你把散落的知识点像串珠子一样串起来,建立一个牢固的知识框架,跟着它走,一步一个脚印,心里会很踏实。

我数学基础还不错,大学成绩尚可,目标是120+甚至135+。

推荐组合:李王全书(为主) + 张宇大全(为辅)

  • 原因:这个组合是很多高分考生的“黄金搭档”。
    • 李王全书打牢基础,确保所有知识点都覆盖到,没有盲区。
    • 在此基础上,用张宇大全来拔高,看张宇的讲解,可以学习到很多巧妙的方法和技巧,让你在考场上解题更快、更灵活,张宇的题目能训练你的思维,避免你陷入“只会做基础题”的瓶颈。

我数学基础很好,学有余力,目标是冲刺满分。

推荐:张宇大全(为主) + 李王全书(查漏补缺)

  • 原因:对于学霸来说,基础已经不是问题,你需要的是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 张宇大全里的难题和怪题,正是为了锻炼你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它的“脑洞”能让你见识到数学的更多可能性。
    • 李王全书来快速过一遍知识点,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一个冷门考点,做到万无一失。

我特别讨厌枯燥的数学,想找点乐子,或者我本身就是张宇的粉丝。

可以考虑:张宇大全

  • 原因:张宇老师的风格确实能让你在紧张的备考中感受到一丝轻松,他的书和课程能让你觉得“学数学也没那么可怕”,如果你能适应他跳跃性的思维,并且能从他那里学到东西,那么用他的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你不能只看他的书,必须配合大量的习题练习,否则容易“眼高手低”。

一个非常重要的提醒:全书不是唯一!

无论你选择哪本“全书”,它都只是你复习过程中的核心教材之一,而不是全部,一个完整的考研数学复习流程应该是这样的:

  1. 基础阶段(6月):看基础班视频(李永乐/张宇均可),配合复习全书基础练习题(如李永乐660题或张宇1000题的基础部分)。
  2. 强化阶段(7-10月):看强化班视频,二刷或三刷复习全书,开始做高质量习题集(如李永乐660题、张宇1000题、李林880题等)。
  3. 冲刺阶段(11-12月):研究历年真题(至少近15-20年),然后做高质量的模拟卷(如李林6+4、张宇8+4、合工大超越/共创等)。
  • 求稳、打基础,选李王。
  • 求巧、想拔高,选张宇。
  • 最好的策略,是“以一本为主,另一本为辅”,或者在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的书。

建议你可以去B站等平台找一些关于这两本书的介绍视频,或者找身边用过书的学长学姐问问他们的真实感受,再做决定,祝你考研顺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