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AI时代,思维的核心特征还只是传统定义吗?

本质特征(从反映形式上看)

间接性

这是思维最根本的特征之一,思维的间接性是指,人脑不是直接感知当前事物,而是通过其他事物或媒介作为中间环节来认识那些无法直接感知或感知不到的事物。

AI时代,思维的核心特征还只是传统定义吗?-图1

  • 超越时空限制:我们可以思考过去(历史)、规划),也可以思考遥远的宇宙(天体物理学)或微观世界(量子力学)。
  • 把握事物规律: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万有引力,但通过观察苹果落地、行星运行等现象,可以间接地认识和总结出这个规律。
  • 举例:医生通过病人的症状、化验报告等间接信息,来诊断疾病;我们通过地上的脚印,推断出有动物或人曾经经过。

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指,思维能够舍弃事物个别的、表面的、非本质的特征,抽取出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内在的规律,并将其加以归纳和总结。

  • 从个别到一般:我们见过成千上万只不同的狗(金毛、哈士奇、泰迪等),但我们会从中概括出“狗”这个概念,它包含了“四条腿、会叫、哺乳动物”等共同的本质属性,而忽略了具体的颜色、大小等非本质特征。
  • 形成规律和原理:物理学中的牛顿三大定律,就是从无数次具体的运动现象中概括出来的普遍规律。
  • 举例:形成“水果”的概念,它概括了苹果、香蕉、橘子等不同事物的共同本质——“多汁、味甜、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

过程特征(从运作方式上看)

问题指向性与目的性

思维活动通常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而是由问题所引发的,并围绕着解决问题而展开,它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 驱动因素:当遇到一个未知的情况、一个困难或一个目标时,思维就会被激活。“如何从A地更快到达B地?”“这个物理现象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 目标导向:整个思考过程都服务于解决这个特定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标,没有问题,思维就失去了动力和方向。

逻辑性与抽象性

为了解决问题,思维需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规则,并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推理。

  • 逻辑性:思维活动要符合逻辑规律(如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概念要清晰,判断要准确,推理要严密,这使得我们的思考有条理、有说服力。
  • 抽象性:思维处理的是经过概括形成的抽象概念(如“正义”、“自由”、“能量”),而不是具体的、可触摸的物体,这些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

功能与表现特征(从结果和形式上看)

灵活性与创新性

思维不是僵化的,它可以根据变化的情况调整方向,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 灵活性(变通性):当一条路走不通时,能够迅速转换思路,从新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筋急转弯”或“一题多解”。
  • 创新性(独创性):思维能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科学发现、技术发明、艺术创作都离不开思维的创造性。

语言依赖性

人类的思维活动,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载体。

  • 工具:我们用词语、句子来固定和表达概念,用语法规则来组织思想,进行逻辑推理,没有语言,复杂的抽象思维几乎无法进行。
  • 载体:思维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最终都需要通过语言(口头或书面)来与他人交流,或记录下来,可以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

特征 核心内涵 举例
间接性 借助媒介,超越直接感知 根据化石推断古生物;通过天气预报知道未来天气
概括性 抽取共同本质,形成概念 从各种鸟中概括出“鸟”的概念;从物理现象中总结出定律
问题指向性 由问题驱动,有明确目的 思考“如何提高效率?”;分析“为什么市场会下跌?”
逻辑性 遵循逻辑规则,有条理地进行推理 数学证明;法律案件的逻辑论证
灵活性/创新性 能转换思路,产生新想法 设计一个新的产品;提出一个科学假说
语言依赖性 以语言为工具和载体 用“民主”一词进行政治讨论;用公式表达物理定律

这些特征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类复杂而强大的思维活动,正是这些特征,使得人类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