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大题和试卷上的材料题是一一对应的,你只需要记住每个材料题对应的是哪个模块,就能在考场上迅速定位到相关的知识点。

下面我为你详细拆解一下:
试卷结构与题型分布
我们来看一下考研政治试卷的结构,它分为两大部分:客观题(选择题)和主观题(分析题)。
- 客观题(50分)
- 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共16分
- 多项选择题:17题,每题2分,共34分
- 主观题(分析题,50分)
共5道材料分析题,每道题10分,共50分
关键点:5道分析题 = 5个知识模块。
5道大题的固定顺序和对应模块
从2010年考研政治改革以来,5道分析题的出题顺序和考察模块已经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套路”,这个顺序几乎每年都不会变,你只需要记住这个顺序即可:
| 题号 | 对应课程/模块 | 常用简称 | 考察核心内容 |
|---|---|---|---|
| 第34题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马原 | 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通常是哲学部分,考查认识论、唯物论、辩证法等。 |
| 第35题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毛中特 |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核心是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开,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 第36题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史纲 | 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的中国近现代史,通常考查某个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经验教训的启示。 |
| 第37题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思修法基 | 思想修养(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基础(宪法、民法、刑法等核心法律理念)。 |
| 第38题 |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 时政与当代 | 前半年国内外重大时事 +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如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一带一路”等中国外交理念)。 |
如何快速识别和应用(实战技巧)
了解了对应关系后,你在考场上应该这样做:
- 拿到试卷,先看问题:花1-2分钟快速浏览5道大题的问题。
- 锁定模块,定位知识:根据上面的表格,一眼就能看出这道题是哪个模块的,看到“结合材料,用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分析……”,立刻就知道这是第34题马原。
- 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阅读材料时,你要有意识地去寻找:
- 马原:找关键词,如“实践”、“认识”、“矛盾”、“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等哲学原理。
- 毛中特: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政策”的句子。
- 史纲:找历史事件、时间节点、重要会议、历史人物。
- 思修法基:找关于“理想信念”、“道德规范”、“法治观念”的描述。
- 时政与当代:找“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等国际视野和中国话语的表述。
各题型答题要点(简要版)
- 第34题(马原):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先答出你识别出的哲学原理(是什么),再说明这个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怎么做),最后结合材料进行具体分析。
- 第35题(毛中特):核心是“帽子”+内容,题目通常围绕一个核心概念或政策展开,你需要答出这个概念的定义、内容、意义、要求等,最后落脚到“如何做”。
- 第36题(史纲):史实+经验教训+启示,答出相关的历史背景、过程、结果,然后总结其历史经验或教训,最后联系现实,谈谈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 第37题(思修法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对于道德题,答出其内涵、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对于法律题,答出法律条文、权利义务关系、以及如何用法律维护权益。
- 第38题(时政与当代):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对策建议,先描述题目反映的国际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中国的立场、方案和对策。
一句话记忆: 34马原,35毛中特;36史纲,37思修法基;38时政与当代。
这个规律是考研政治的“潜规则”,是经过多年验证的,只要你把这个顺序和对应模块记死,在考场上就不会因为看错题目而导致答错区域,为你的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
祝你考研顺利,金榜题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