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条件概览
要报名参加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 学历要求:具有医学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 专业要求:所学专业必须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 实践要求: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 身体健康:符合申请医师执业的健康标准。
详细条件分解
(一) 学历与专业要求(最关键)
这是报名的“硬门槛”,主要看你的毕业证书上注明的“专业”名称。
学历要求:
- 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是最基本的要求,大专学历通常不能直接报考执业医师,需要先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并工作一定年限。
- 学历必须是国家承认的、能在“学信网”上查询到的有效学历。
专业要求: 你的专业必须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代码1004),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符合要求的专业名称(具体以当年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发布的《医师资格考试报考专业目录》为准):
- 预防医学
- 妇幼保健医学
- 卫生监督
- 全球健康学
- 卫生事业管理 (部分院校可能归类在此,但需确认是否属于1004代码下)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部分院校可能归类在此,但需确认是否属于1004代码下)
特别注意:
-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等专业不属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不能报考公卫执业医师。
- 如果你的专业名称不完全一致,或者对专业目录有疑问,建议直接咨询当地的卫健委或医学考试中心进行确认。
(二) 实践技能要求
- 试用期要求:必须在预防、医疗、保健机构中,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完成为期一年的试用期。
- 试用期机构:这里的机构范围很广,包括但不限于:
-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
- 各级卫生监督所
- 医院的预防保健科、院感科、公卫科等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职业病防治院
- 妇幼保健院
- 海关口岸卫生检疫部门
- 试用期考核:试用期结束时,带教执业医师或所在机构需要对你进行考核,并出具《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这是报名时必须提交的重要材料之一。
(三) 身体健康要求
考生需要符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25版)》中第六条关于“身体状况”的要求,即无《执业医师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如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受刑事处罚、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因考核不合格被注销注册等,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医疗卫生工作的其他情形)。
特殊情况说明
关于成人教育学历
- 2025年9月1日以后入学的,成人教育学历(如成考、网教、自考)不能作为报考执业医师的学历依据。
- 2025年9月1日以前入学的,符合当时规定的成人教育学历,可以报考,但需要满足额外的条件,如入学前已经取得相应专业的中专学历等,具体情况需根据当年的政策执行。
关于大专学历
- 公卫专业大专毕业生,可以先报考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助理医师。
- 取得助理医师资格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满二年,可以再报考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
关于研究生学历
- 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报考,也需要满足一年的试用期要求,如果研究生在读期间,在符合要求的机构中进行了超过一年的临床实践,并经考核合格,可以视为满足试用期要求。
报名流程与时间
- 网上报名:通常在每年1月至2月进行,考生需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进行报名和信息填报。
- 现场审核/资格审核:在报名后,需携带相关证明材料(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等)到所在地的卫健委或医学考试中心进行现场确认。
- 实践技能考试:通常在每年6月举行。
- 医学综合笔试:通常在每年8月或9月举行。
总结与建议
作为一名公卫专业的学生或毕业生,如果你想报考执业医师,你需要确保:
- 毕业证上的专业是“预防医学”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下的其他专业。
- 学历是本科及以上。
- 毕业后,在疾控中心、医院公卫科等机构,找一位执业医师带教,满一年。
最重要的一点:政策可能会有微调,每年国家医学考试中心都会发布最新的《医师资格考试公告》和《医师资格考试报考专业目录》,请务必在报名前,仔细阅读官方文件,或直接咨询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以获取最准确、最权威的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