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但答案比一个简单的数字要复杂一些,因为“北大录取人数”可以从不同维度来理解,我会为您详细拆解,并提供最核心的数据。

最常被引用的数字是 约4400人,但这只是故事的一部分。
以下是几个关键维度的详细解释:
核心数据:本科录取人数 (最常被问的)
这是指通过高考、保送、强基计划等途径进入北大就读的本科生数量。
-
2025年数据:约 4,440 人
- 这是北京大学校本部(不含医学部)的本科生录取总数。
- 这个数字包含了多种招生渠道,如:普通高考、保送生、强基计划、国家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外语类保送生等。
-
2025年数据:约 4,450 人
-
近年趋势: 北大的本科招生规模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相对稳定,每年大约在 4400 - 4500人 左右。
这个数字 不包括 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的招生人数,医学部是独立招生和管理的,每年也招收约800-1000名本科生。
不同维度的详细拆解
为了让您更全面地理解,我们来看一下不同招生渠道的构成比例(以2025年为例):
| 招生渠道 | 简要说明 | 占比 (约) | 备注 |
|---|---|---|---|
| 普通高考 | 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根据分数和志愿录取 | 约 15% | 这是最传统的方式,但比例在逐年下降。 |
| 强基计划 | 针对基础学科,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 | 约 30% | 北大最重要的招生改革之一,占比最大。 |
| 保送生 | 竞赛金牌/银牌选手、外国语学校推荐等 | 约 10% | 主要包括五大学科竞赛(数理化生信)国集/金牌选手和少量外语类保送生。 |
| 专项计划 | 包括国家专项、高校专项等,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 | 约 25% | 体现教育公平,是招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
| 其他类型 | 包括自主招生(已基本并入强基)、高水平艺术团/运动队等 | 约 20% | 比例逐年减少,部分类型已取消或改革。 |
从上表可以看出:
- “裸分”上北大的比例已经很低,仅占约15%,大部分学生是通过“强基计划”或“专项计划”等多元化途径进入的。
- 竞赛保送依然是顶尖学霸的重要通道,但门槛极高,通常需要获得全国中学生五项学科竞赛的金牌或银牌。
其他重要数据
除了本科录取,北大的招生还包括:
-
研究生录取人数:
- 这是北大每年招收人数最多的群体。
- 2025年,北大招收了 约11,000名 硕士研究生和 约5,000名 博士研究生。
- 研究生总数远超本科生,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方式。
-
医学部招生人数:
- 北京大学医学部每年独立招收约 800-1,000名 本科生,以及数千名研究生。
如果您想用一个数字来回答“北大名校录取人数多少”,最准确、最常用的答案是:
北京大学校本部每年大约录取 4400 名本科生。
但请务必记住这个数字背后的复杂性:
- 它包含多种招生方式,强基计划”和“专项计划”占了大头。
- 它不包括医学部,医学部另有招生计划。
- 北大的总招生规模(包括研究生和医学部)要大得多,每年超过2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