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麦肯锡思维过时了吗?现在还适用吗?

以事实为基础

这是麦肯锡思维的基石,它强调一切结论都必须有数据或可靠信息的支撑,而不是凭感觉、经验或权威。

麦肯锡思维过时了吗?现在还适用吗?-图1

  • 核心理念: “不要猜测,要验证。” (Don't guess, verify.)
  • 实践方法:
    • 数据驱动: 在做任何决策或分析前,首先要问:“我们有哪些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
    • 深入一线: 麦肯锡非常强调“现场有神灵”,咨询顾问需要与客户公司的各级员工、甚至客户交谈,获取最一手的信息和数据,而不是仅仅依赖公司高层提供的报告。
    • 区分事实与观点: 严格区分哪些是客观事实,哪些是个人观点或臆测,在讨论中,始终用事实来检验和修正观点。

以假设为驱动

这是麦肯锡思维最具革命性的一点,它颠覆了传统“先收集所有数据,再寻找答案”的模式,转而采用更高效的方式。

  • 核心理念: “先提出一个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然后去证明它。” (Form a hypothesis and prove it.)
  • 实践方法:
    • 初始假设: 在项目启动时,基于初步信息和团队经验,快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一个或多个大胆的、可证伪的假设。“我们认为,公司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产品线市场份额的流失。”
    • 问题分解: 将初始假设分解成若干个子假设。“A产品线市场份额流失是因为:1. 竞争对手推出了更优产品;2. 我们的定价过高;3. 渠道策略失误。”
    • 设计分析: 围绕这些子假设去设计需要收集的数据和分析方法,你的所有工作都变成了“验证”或“证伪”这些假设,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寻找信息,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确保了分析方向不偏离。

MECE原则

MECE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是结构化思维的黄金法则,由麦肯锡前女主席芭芭拉·明托发扬光大。

  • 核心理念: 将一个复杂的整体,系统性地分解为若干个互不重叠、又毫无遗漏的组成部分。
  • 实践方法:
    • 相互独立: 各个部分之间没有重叠,将一个公司按“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划分,而不是按“一线城市、沿海城市”划分(因为上海既是一线城市也是沿海城市)。
    • 完全穷尽: 所有部分加起来,等于整体,分析一个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可以从“认知、兴趣、欲望、行动”四个阶段来分析,这涵盖了从不知道产品到完成购买的全过程。
    • 应用场景:
      • 问题分解: 用MECE原则将一个大问题拆解成小问题。
      • 分类整理: 用MECE原则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
      • 构建框架: 用MECE原则设计分析问题的框架,如著名的3C模型(公司、客户、竞争)、7S模型(战略、结构、系统、风格、员工、技能、共同价值观)等。

80/20法则

这个法则并非麦肯锡首创,但他们将其运用到了极致,成为其高效工作的核心秘诀。

  • 核心理念: 在任何一组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只占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 实践方法:
    • 抓住关键: 面对复杂问题时,首先要问:“是哪些20%的因素导致了80%的结果?” 公司80%的利润可能来自20%的客户,80%的问题可能源于20%的流程漏洞。
    • 优先排序: 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解决这关键的20%上,而不是平均用力,这能让你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 简化问题: 80/20法则帮助你在海量信息中快速识别出核心矛盾,避免陷入细节的泥潭。

麦肯锡思维在工作流程中的应用:一个实例

假设你的任务是:“如何提高某电商App的用户活跃度?”

以假设为驱动 & MECE原则:

  • 初始假设: “我们可以通过提升新用户留存率和提高老用户使用频率来提升整体活跃度。”
  • 问题分解:
    • 提升新用户留存率:
      • 假设A:新用户首次使用体验差,导致流失。(验证点:用户行为数据、流失用户访谈)
      • 假设B:新用户引导流程不清晰,用户不知道如何使用核心功能。(验证点:引导完成率、功能点击热力图)
    • 提高老用户使用频率:
      • 假设C:App的推送通知内容不精准,无法吸引用户点击。(验证点:推送打开率、点击率)
      • 假设D:核心功能(如购物车、推荐)不够智能,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验证点:功能使用频率、用户满意度调研)

以事实为基础 & 80/20法则:

  • 数据收集: 团队开始收集用户行为数据、用户访谈记录、A/B测试结果等,来验证上述假设。
  • 寻找关键: 通过数据分析,团队发现:
    • 80%的流失用户在注册后的3天内就卸载了App。(80/20法则)
    • 在这3天内,有60%的用户从未完成过一次购物。(抓住关键问题)
    • 用户访谈显示,很多人觉得“找不到优惠券入口”,感觉“App很复杂”。(事实支撑)

得出结论与建议:

  • 提升用户活跃度的最大机会点在于优化新用户前3天的首次购物体验,特别是简化优惠券的查找和使用流程。
  • 建议:
    • 具体行动: 将“我的优惠券”入口提前到首页显眼位置,并优化其UI/UX设计。
    • 测试验证: 对新用户进行A/B测试,看修改后的版本是否能显著提高3日留存率和首单转化率。
    • 效果追踪: 设定明确的KPI(如3日留存率提升X%),并持续追踪。

麦肯锡思维的局限性与注意事项

麦肯锡思维虽然强大,但并非万能灵药:

  1. 过度依赖量化: 有时问题本质是定性的、关乎文化和情感的,强行量化可能导致偏差。
  2. 忽视“软”因素: 结构化分析擅长解决“硬”问题(如成本、效率),但对于组织文化、员工士气等“软”因素,其效果有限。
  3. 分析瘫痪: 过度追求MECE和完美假设,可能导致迟迟无法做出决策和行动。
  4. “解决方案”导向: 有时会为了寻找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而扭曲问题的本质。

麦肯锡思维的本质,是一种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模糊问题清晰化、混乱问题结构化的思考模式,它不是一套僵化的公式,而是一套强大的思维工具箱,掌握它,意味着你能够:

  • 定义问题: 快速抓住问题的核心。
  • 结构化分析: 系统性地拆解和审视问题。
  • 高效决策: 基于事实和逻辑,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 清晰沟通: 将复杂的分析结果,用简洁、有说服力的方式呈现出来。

无论你是否在咨询行业,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管理者、创业者、工程师、学生等任何需要解决复杂问题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