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一种依赖于具体、直观的形象或表象来进行的思维方式,它不是通过抽象的符号、概念或逻辑推理,而是通过我们大脑中“看到”、“听到”、“摸到”的具体画面或情景来思考问题。

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特别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每个人都天生具备这种能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它。
核心特点:
- 具体性: 思考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
- 形象性: 思考的过程伴随着生动的图像、声音、气味等感官体验。
- 情景性: 常常在特定的、模拟的或真实的生活情景中进行。
具体形象思维的例子(分场景)
以下是一些从不同生活和学习场景中提炼出的具体例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
儿童认知与发展
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场景。
-
学习数字“3”:
- 抽象思维: 理解“3”是一个纯粹的数学符号,代表“三”这个数量概念。
- 具体形象思维: 孩子通过看三个苹果、数三根手指头、听三声鼓点来理解“3”,他的脑海里浮现的是苹果的图像或手指的形象,而不是抽象的“3”。
-
理解“动物”:
- 抽象思维: 理解“动物”是一个生物学分类,包含哺乳动物、鸟类、鱼类等。
- 具体形象思维: 当你说“动物”时,孩子首先想到的是他见过的小狗、小猫、大老虎的活生生的样子,而不是“动物”这个词本身。
-
解决问题:
- 问题: “小明有5颗糖,吃了2颗,还剩几颗?”
- 具体形象思维过程: 孩子不会直接用
5 - 2 = 3来计算,他会在脑子里“看到”5颗糖,拿走”2颗,再“数一数”剩下几颗,他在脑海里操作着糖果的图像。
日常生活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频繁使用这种思维。
-
烹饪时:
- 你在脑海里“想象”下一步该怎么做:“先把西红柿切成小块”,你看到的是刀切下去,西红柿被分开的画面,你甚至能“听到”切菜的声音。
-
规划旅行路线:
- 你在脑子里“走”一遍路线:“从家出发,向右转,看到红绿灯,过马路,然后左拐,在星巴克旁边就是地铁站。” 你不是在思考抽象的“A点到B点的向量”,而是在构建一个包含建筑、颜色、标志的动态图像。
-
回忆往事:
- 想起一次快乐的童年旅行,你脑海中浮现的不是一个叫“快乐”的抽象概念,而是阳光下的沙滩、海浪的声音、冰淇淋的甜味和朋友们笑得灿烂的脸,这就是典型的具体形象思维。
-
向别人描述:
- 当你想告诉朋友你看到一只很特别的猫时,你会说:“它有一双像绿宝石一样的眼睛,毛是灰色的,肚子上却有一大块白斑,像穿了件小背心!” 你在用具体的、形象的语言,让对方在脑海中构建出那只猫的样子。
艺术与创作
艺术家、作家、设计师等是具体形象思维的大师。
-
画家作画:
- 画家在落笔前,脑海中已经有了完整的画面:光影如何分布、色彩如何搭配、人物的表情和姿态,他是在将脑中的形象转移到画布上。
-
作家写作:
小说家在描写一个场景时,他“看到”了角色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然后才用文字将其描绘出来,写“她紧张地绞着手指”,作者首先在脑海里“看到”了这个动作,然后才将其转化为文字。
-
建筑师设计:
建筑师会用模型、效果图或在脑中进行三维建模,来想象建筑建成后的样子、光线穿过窗户的效果、人们在空间里走动的感受,这些都是高度依赖具体形象思维的活动。
学习与记忆
在学习中,利用具体形象思维可以极大地提高效率和记忆效果。
-
记单词(联想记忆法):
- 记单词
ambulance(救护车) 时,你不只是背这个字母组合,你可以联想:“俺不能死 (a man can die?),所以要叫救护车!” 或者想象一辆救护车“俺不能死 (ambu-lance)”地从你身边呼啸而过,这种生动的画面比死记硬背有效得多。
- 记单词
-
记历史事件:
- 记忆“赤壁之战”时,与其背诵“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不如在脑海中“播放”那场战争的场面:江面上火光冲天,曹操的战船被铁索连在一起,东南风大作... 这样的“电影”片段比干巴巴的文字更容易记住。
-
理解物理概念(初学者):
- 理解“惯性”时,一个初学者很难用
F=ma这样的公式来思考,但他可以想象:“一辆急刹车的公交车,站着的乘客会向前倾倒。” 这个具体的画面帮助他理解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特性。
- 理解“惯性”时,一个初学者很难用
具体形象思维 vs. 抽象逻辑思维
为了更清晰地对比,我们来看一个表格:
| 特征 | 具体形象思维 | 抽象逻辑思维 |
|---|---|---|
| 思维材料 | 具体的图像、表象、情景 | 抽象的概念、符号、公式 |
| 思考方式 | 联想、想象、模拟 | 分析、推理、归纳、演绎 |
| 依赖感官 | 高度依赖视觉、听觉等感官 | 超越感官,依赖逻辑规则 |
| 发展水平 | 儿童、早期阶段,或艺术创作中 | 成年人、高级认知,或科学研究 |
| 例子 | 想象一只猫的可爱样子 | 理解“哺乳动物”的生物学定义 |
重要提示: 这两种思维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一个优秀的人,或者一个高效的学习者,能够灵活地在两者之间切换。
- 学习时: 先用具体形象思维建立直观理解(比如想象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再用抽象逻辑思维进行总结和推导(写出化学方程式)。
- 解决问题时: 先用具体形象思维在脑中模拟多种可能性(比如下棋时预判几步),再用抽象逻辑思维选择最优解。
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具体形象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