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凸透镜成像思维导图,2025最新考点+3大易错点?

凸透镜成像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凸透镜成像


基础概念

  • 定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光学元件。

    凸透镜成像思维导图,2025最新考点+3大易错点?-图1

  • 核心概念
    •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 光心: 透镜的中心点,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 焦点: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一个点,用 F 表示。
    • 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 f 表示。
      • 物理意义: 焦距是凸透镜会聚光线能力的体现,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 实焦点: 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焦点(凸透镜的焦点)。
    • 虚焦点: 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
  • 关键物理量
    • 物距: 物体到光心的距离,用 u 表示。
    • 像距: 像到光心的距离,用 v 表示。
    • 焦距:f 表示。
    • 符号规则 (非常重要!)
      • 凸透镜焦距 f: 永远为 。
      • 物距 u: 实物永远为 。
      • 像距 v:
        • 成实像时,像与物在透镜异侧,为 。
        • 成虚像时,像与物在透镜同侧,为 。

成像规律 (核心)

  • 核心工具: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

    1.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折射后经过异侧焦点
    2. 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改变
    3. 过焦点的光线: 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
  • 成像规律表格

物体位置 (u) 像的位置 (v) 像的性质 像的大小 应用实例 光路图特点
u > 2f f < v < 2f 倒立、实像 缩小 (v < u) 照相机 像在异侧,能用光屏承接
u = 2f v = 2f 倒立、实像 等大 (v = u) 测焦距、等大投影仪 像在异侧,光屏上成清晰等大像
f < u < 2f v > 2f 倒立、实像 放大 (v > u) 幻灯机、投影仪 像在异侧,能用光屏承接
u = f v → ∞ (像在无限远) 不成像 / 平行光源 折射光线为平行光,无法会聚成像
u < f v < 0 (与物同侧) 正立、虚像 放大 (v > u) 放大镜 像在同侧,不能用光屏承接,需用眼睛观察
  • 动态变化规律
    • 当物体从远处 (u → ∞) 向透镜移动时:
      • 像从焦点 (F) 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像距 (v) 不断增大。
      • 像的大小变化:缩小 → 等大 → 放大
    • 两个分界点:
      1. 2f 点: 像由缩小变为放大的转折点
      2. f 点: 像由实像变为虚像、由倒立变为正立的转折点

成像公式与计算

  • 透镜成像公式
    • 公式: 1/f = 1/u + 1/v
    • 说明: 使用此公式计算时,必须严格遵守符号规则
  • 像的放大率
    • 定义: 像的高度 (h') 与物体的高度 (h) 之比。
    • 公式: m = |h' / h| = |v / u|
      • m > 1: 像是放大的。
      • m = 1: 像是等大的。
      • m < 1: 像是缩小的。
    • 正负号的意义:
      • m 为正值,表示正立的像(虚像)。
      • m 为负值,表示倒立的像(实像)。
      • 通常计算大小时取绝对值。

应用实例

  • 照相机
    • 原理: 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调节: 靠近景物 (u↓),像距 (v↑),镜头后移,像变大。
  • 投影仪 / 幻灯机
    • 原理: f < u < 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调节: 靠近屏幕 (v↓),物距 (u↑),镜头后移,像变大。
    • 注意: 成的像是倒立的,所以胶片要倒着放。
  • 放大镜
    • 原理: 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 调节: 物体越靠近焦点 (u↑),成的虚像越大、越远。

五. 与凹透镜成像对比

特征 凸透镜 凹透镜
镜片形状 中间厚,边缘薄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作用 会聚作用 发散作用
焦点性质 实焦点 虚焦点
焦距符号 f (+) f (-)
成像情况 能成实像和虚像 只能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应用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近视眼镜 近视眼镜、汽车观后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