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一个特色单元,它不以教授新的计算技能为主,而是通过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个思维导图将按照小学阶段(1-6年级)的顺序,梳理每个年级“数学广角”的核心主题、数学思想方法、典型例题和核心素养。
数学广角(人教版)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数学广角
- 核心定位: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教学目标:激发兴趣,拓展思维,感受数学价值,发展核心素养。
第一学段 (1-2年级) - 感知与启蒙
特点:以游戏、操作为主,初步感知数学思想,重在体验过程。
一年级上册 - 数学广角(一):分类与比较
- 核心思想:分类思想 (思想方法: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 学习目标:
- 学会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 体验分类在生活中的应用。
- 典型例题/活动:
- 整理房间:给玩具、衣物、书本分类。
- 分水果:按种类、颜色、大小给水果分类。
- 整理卡片:按形状、颜色、数字给卡片分类。
- 核心素养:
- 数据意识:初步感知数据是分类的结果。
- 应用意识:将分类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一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二):找规律
- 核心思想:模型思想 (思想方法:归纳、抽象)
- 学习目标:
- 能找出事物(如图形、数字、颜色)的简单排列规律。
- 能根据规律进行推理,确定下一个图形或数字。
- 典型例题/活动:
- 图形规律:△○△○△○...
- 数字规律:1, 3, 5, 7, ( )
- 颜色规律:红、黄、红、黄、( )
- 找规律涂色/摆图形。
- 核心素养:
- 模型意识:发现并描述规律,建立初步的数学模型。
- 推理意识:运用规律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二年级上册 - 数学广角(三):搭配问题
- 核心思想:有序思想 (思想方法:不重复、不遗漏)
- 学习目标:
- 学习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 初步培养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 典型例题/活动:
- 衣服搭配:2件上衣和3条裤子,一共有几种穿法?
- 数字密码:用1、2、3组成两位数,每个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不能重复,能组成多少个?
- 握手问题:3个人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几次手?
- 核心素养:
- 应用意识:解决生活中的搭配组合问题。
- 创新意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如连线、列表)解决问题。
二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四):推理
- 核心思想:逻辑推理 (思想方法:排除法、假设法)
- 学习目标:
- 能根据已知条件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
- 能用一定的方式(如连线法)整理信息,清晰地表达思考过程。
- 典型例题/活动:
- 猜一猜:A、B、C三人分别喜欢什么颜色?(给出两个条件)
- 找次品:3个物品中有一个是次品(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
- 生活中的推理:根据人物对话或线索,判断是谁做了某件事。
- 核心素养:
- 推理意识:学会有理有据地进行思考。
- 模型意识:用列表、连线等方式将推理过程模型化。
第二学段 (3-6年级) - 理解与应用
特点:思想方法更加明确和系统,开始接触策略性知识,强调优化思想和模型思想。
三年级上册 - 数学广角(五):集合
- 核心思想:集合思想 (思想方法:容斥原理)
- 学习目标:
- 借助维恩图(韦恩图)理解集合的基本思想。
- 解决简单的重复计算问题,体会“交集”的含义。
- 典型例题/活动:
- 参加兴趣小组:一班有10人参加书法,8人参加绘画,3人两项都参加,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 排队问题:一排队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5,从后面数他排第6,这一排一共有多少人?
- 核心素养:
- 模型意识:用维恩图表示集合关系,建立数学模型。
- 应用意识:运用集合思想解决重叠问题。
三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六):等量代换
- 核心思想:等量代换 (思想方法:等量关系传递)
- 学习目标:
- 理解等量代换的原则,能进行简单的等量代换。
- 体会等量关系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 典型例题/活动:
- 天平问题:1个西瓜 = 4个苹果,1个苹果 = 2个梨,1个西瓜 = ( )个梨?
- 动物体重:1只鸡和1只鸭共重9kg,1只鸡和1只鹅共重13kg,1只鸭和1只鹅共重14kg,求三种动物的体重。
- 核心素养:
- 模型意识:将文字关系转化为等量关系式。
- 推理意识:通过逻辑推理进行代换。
四年级上册 - 数学广角(七):烙饼问题与优化策略
- 核心思想:优化思想 (思想方法:运筹学、统筹规划)
- 学习目标:
- 学会合理安排操作顺序,以节省时间。
- 体会“同时做”和“顺序做”的区别,寻求最优方案。
- 典型例题/活动:
- 烙饼问题:一个锅一次能烙2张饼,每面需要3分钟,烙3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 沏茶问题:做一件事的流程(烧水、洗茶壶、找茶叶等),如何安排最省时?
- 对策论初步:“田忌赛马”问题,学习如何选择策略以获得最优结果。
- 核心素养:
- 应用意识:将优化思想应用于解决生活问题。
- 创新意识: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案,并比较优劣。
四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八):植树问题
- 核心思想:模型思想 (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建立数学模型)
- 学习目标:
- 掌握“两端都栽”、“一端栽”、“两端不栽”以及“封闭图形”情况下植树问题的规律。
- 能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 典型例题/活动:
- 排队问题:15名同学排队,每两人之间相隔1米,队伍长多少米?(两端都栽)
- 锯木头问题: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每锯一次需要5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相当于一端栽)
- 方阵问题:一个正方形花坛,每边栽5棵花,最外层一共要栽多少棵花?(封闭图形)
- 核心素养:
- 模型意识:将不同情境的问题抽象为“植树问题”模型。
- 几何直观:通过画线段图等方式理解间隔数与点数的关系。
五年级上册 - 数学广角(九):植树问题(进阶)与编码
- 核心思想:模型思想 & 数字编码思想
- 学习目标:
- 巩固和深化植树问题的模型应用。
- 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编码的规则和唯一性。
- 典型例题/活动:
- 复杂植树:在环形路线上植树,在方阵中植树。
- 生活中的编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学号、商品条形码等。
- 给楼栋编号:如何用简洁的数字编码来表示一栋楼的不同单元和房间。
- 核心素养:
- 应用意识:用编码思想解决生活中的标识问题。
- 模型意识:理解编码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模型。
五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十):找次品
- 核心思想:优化思想 & 逻辑推理 (思想方法:三分法)
- 学习目标:
- 探索解决“找次品”问题的最优策略。
- 理解“尽可能平均分”的原则,体会策略的优越性。
- 典型例题/活动:
- 称重问题:在若干个外观相同的零件中,有一个是次品(稍轻或稍重),用天平最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到它?
- 研究策略:从3个、8个、9个物品中找次品,比较不同分组方法的次数。
- 核心素养:
- 推理意识:通过逻辑推理和操作实验,发现最优策略。
- 应用意识:将策略性知识应用于解决复杂的逻辑问题。
六年级上册 - 数学广角(十一):鸡兔同笼
- 核心思想:模型思想 & 假设思想 (思想方法:方程、假设法、抬脚法)
- 学习目标:
-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 尝试用多种方法(列表、假设、方程)解决问题,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 典型例题/活动:
- 经典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 核心素养:
- 模型意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鸡兔同笼”的数学模型。
- 应用意识:灵活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六年级下册 - 数学广角(十二):鸽巢问题
- 核心思想:鸽巢原理 (思想方法:抽屉原理)
- 学习目标:
- 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体会“最不利原则”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 典型例题/活动:
- 抽屉原理:把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里,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放2个苹果。
- 座位问题:六年级有370名学生,他们都是同一年出生的,至少有2个人生日在同一天。
- 摸球游戏:抽屉里有5种颜色的球,要至少摸出几个球才能保证有2个同色的?
- 核心素养:
- 推理意识:运用最不利原则进行逻辑推理。
- 模型意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品”和“抽屉”的模型。
总结与升华
- 思想主线:从分类、规律的启蒙,到有序、逻辑的推理,再到优化、模型、编码等高级思想的综合运用,螺旋上升,层层递进。
- 能力培养: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四能”和核心素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
- 教学建议:教学中应多采用情境创设、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