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荷兰思维是否正重塑全球创新新范式?

普拉托赫蒂奇德:实用主义与“能解决”

这是荷兰思维最核心、最著名的基石。Pragmatisme(实用主义)和 Oplossingsgericht(以解决方案为导向)是荷兰人看待世界的方式。

荷兰思维是否正重塑全球创新新范式?-图1

  • 表现: 荷兰人不太关心理论、传统或“应该怎样”,他们更关心“如何才能有效”,如果一个传统或规则行不通,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修改它,甚至废除它。
  • 根源: 这与荷兰的地理历史密不可分,荷兰国土的很大一部分低于海平面,自古以来,荷兰人就必须与水斗争,修建堤坝、风车、开垦土地,这些都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实际、有效的工程,没有空谈,只有行动和结果,这种“与自然搏斗”的经历,塑造了他们务实、脚踏实地的民族性格。
  • 例子:
    • 毒品政策: 荷兰没有采取全球性的“毒品战争”,而是将大麻等软性毒品“非罪化”,允许在特定咖啡馆销售和吸食,其背后的逻辑是:与其让毒品交易转入地下,滋生更多犯罪和健康风险,不如将其置于政府监管之下,进行控制和管理,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解决方案。
    • 自行车文化: 荷兰拥有世界上最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这不是因为荷兰人天生热爱环保,而是因为自行车是最经济、最实用、最高效的短途出行方式,能有效解决城市拥堵和停车难的问题。

直接沟通:直言不讳的“诚实”

荷兰人以直接、坦率的沟通方式闻名于世,这常常让外国人感到震惊甚至冒犯,这并非出于不礼貌,而是源于他们对“真实性”(Eerlijkheid)的极度推崇。

  • 表现: 他们会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他们认为拐弯抹角是浪费时间、不真诚的表现,一个简单的“No”就是一个完整的回答,不需要过多的解释。
  • 根源: 这种直接性被认为与荷兰历史上的“低地文化”有关,在平坦、开阔的土地上,人们可以一眼望到远处,没有遮挡,这可能也塑造了他们“视野开阔”、不藏不掖的沟通风格,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主义强调的“坦率”和“朴素”也对文化有深远影响。
  • 例子:
    • 在会议上,荷兰人会直接指出报告中的错误或逻辑漏洞,而不会顾及对方的职位或面子。
    • 如果你问一个荷兰人:“我这件衣服好看吗?” 如果你穿得不好看,他很可能会直接说:“不太适合你。” 这在他们看来是诚实的帮助,而不是恶意的批评。

社会平等:平易近人的“平等主义”

荷兰是一个等级观念非常淡薄的社会,人与人之间,无论职位高低、财富多少,都倾向于保持一种平等的关系。

  • 表现: 首相可以骑自行车上班,教授和学生可以直呼其名,老板会和员工一起在餐厅吃饭并分摊账单,人们尊重的是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而不是头衔或地位。
  • 根源: 荷兰没有经历过像其他欧洲国家那样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历史上,市民阶层(商人和手工业者)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为平等文化奠定了基础。
  • 例子:
    • “Doe maar normaal dan doe je al gek genoeg”:“表现得正常一点就好了,你本来就够奇怪的了。” 这句谚语完美体现了荷兰人对“装腔作势”和“摆架子”的厌恶,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本真,不搞特殊化。

自由与容忍:开放与包容的“自由主义”

荷兰是自由主义的先驱,这种思想深刻地烙印在国民性格中,他们尊重个人选择,并容忍与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

  • 表现: 荷兰在LGBTQ+权利、堕胎权、安乐死等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他们对多元文化持开放态度,尽管近年来移民问题引发了辩论,但“容忍”依然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 根源: “八十年战争”(反抗西班牙统治)和“黄金时代”的繁荣,培养了荷兰人对个人自由和自治的珍视,他们相信,只要不伤害他人,每个人都应该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 例子:
    • 世界第一个同性婚姻合法化国家。
    • 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和咖啡馆文化,都是在法律框架内对个人选择的容忍。

节俭与精打细算:务实主义的延伸

“不浪费,不奢求”(Niet verspillen, niet te veel eisen)是荷兰人的另一大特点,这与他们的实用主义和清教徒传统有关。

  • 表现: 他们会仔细规划预算,追求“性价比”(Beste prijs-kwaliteitverhouding),他们不一定买最便宜的东西,但一定会买最划算、最耐用的东西,荷兰人普遍对奢侈品消费持保留态度。
  • 根源: 加尔文主义强调节俭、勤奋和简朴的生活,认为过度消费是一种罪恶,这种精神在商业上转化为精明的投资和风险管理意识。
  • 例子:
    • “Korting” (折扣文化): 荷兰人热衷于寻找折扣、使用优惠券,尤其是在打折季(如Kortingsdagen)。
    • 许多荷兰家庭会自己做饭、修理家具,而不是花钱请人做,这既是节俭,也是一种实用技能。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统一

这听起来很矛盾,但荷兰思维中同时存在强烈的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倾向。

  • 集体主义表现: 在面对共同敌人(如洪水、疫情)时,荷兰人表现出极强的团结协作精神,他们高度依赖社会共识和集体决策(“Poldermodel”圩田模式,即通过协商达成妥协),税收较高,是为了支持一个覆盖全民的高福利社会,这体现了集体利益优先的原则。
  • 个人主义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极度强调个人空间和独立性,孩子从小就被鼓励独立思考,做出自己的选择,尊重每个人的隐私和生活方式。
  • 统一: 可以理解为:在规则和集体利益的框架内,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自由。 大家共同遵守规则(集体主义),这样每个人才能安全、自由地生活(个人主义)。

如何与“荷兰思维”相处?

  • 对荷兰人: 学习直接沟通,不要把他们的“直接”当成冒犯,学会欣赏他们的务实精神,和他们讨论问题时多提供解决方案,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不要过于热情或自来熟。
  • 在荷兰生活/工作: 遵守规则,但也要有质疑和改进规则的精神,在会议上大胆发言,提出你的观点,学会规划,追求性价比,融入他们的自行车文化和“Borrel”(下班后小酌)社交方式。

“荷兰思维”是一套由实用主义、直接、平等、自由、节俭等元素构成的复杂体系,它源于与自然的抗争和独特的历史发展,塑造了一个高效、诚实、开放但又可能让外人感到“冷淡”的社会,理解了这些核心特质,你就能更好地欣赏这个低地国家的魅力与智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