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比2录取”这个说法通常用在体育比赛或选拔性考试中,它的意思是“每录取1个人,就有2个人被淘汰”。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和计算:
核心概念
录取和淘汰的比例是 1 : 2。
- 录取人数:1份
- 淘汰人数:2份
- 总人数 = 录取人数 + 淘汰人数 = 1份 + 2份 = 3份
计算方法
知道了总人数占3份,我们就可以算出具体的录取人数和淘汰人数。
公式:
- 录取人数 = 总报名人数 × (1 / (1+2)) = 总报名人数 × 1/3
- 淘汰人数 = 总报名人数 × (2 / (1+2)) = 总报名人数 × 2/3
举例说明
例1:假设有300人报名
-
计算总份数: 1 (录取) + 2 (淘汰) = 3份
-
计算每份的人数: 300人 ÷ 3份 = 100人/份
-
计算最终结果:
- 录取人数 = 1份 × 100人/份 = 100人
- 淘汰人数 = 2份 × 100人/份 = 200人
验证:录取100人 + 淘汰200人 = 300人,比例是 100:200,简化后就是 1:2,正确。
在不同场景下的含义
这个比例根据场景不同,具体含义也略有差异:
在体育比赛中(如足球、篮球): 这通常指比赛的晋级规则,一个小组有4支队伍,采用“1比2淘汰制”。
- 这意味着小组内只出线1名第一名,淘汰掉2名第二名和第三名(第四名可能直接降级或被淘汰)。
- 它强调的是一种残酷的竞争和筛选机制。
在招聘或招生考试中: 这指的就是录取比例,一个岗位计划招聘10人。
- 如果录取比例是1:2,那么就需要有 20人 进入面试环节(10个录取名额 × 2)。
- 这20人参加面试后,最终只录取10人,另外10人被淘汰,这种做法是为了让用人单位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优中选优。
在抽签或摇号中: 如果总共有100个名额,采用1:2的比例分配。
- 这意味着最终会确定 100个 中签名额。
- 会有 200个 未中签的名额(或者理解为,每3个参与摇号的人里,有1个中签,2个不中)。
“1比2录取”本质上是一个比例关系,表示在所有参与者中,录取者与被淘汰者的数量之比为1:2。
要算出具体是多少,只需要知道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除以3,就能得到录取人数(1份),再乘以2就能得到淘汰人数(2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