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大陆,“助理执业医师”没有专业之分,不存在“公共卫生助理执业医师”这个独立的资格考试,您需要考的是“公共卫生类别执业医师”,而“助理”是执业医师的初级阶段。

您想问的“16公共助理职业医师”,最准确的解释是:公共卫生类别的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以下是参加公共卫生类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所需要满足的详细条件,这些条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2025版)》等官方文件整理的。
公共卫生类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条件
报名条件主要围绕学历、专业、实习和工作经验三个方面,具体分为以下几类人群:
第一类: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
这是最主要的报名途径,要求满足以下条件:
-
学历要求:
- 专科学历:取得预防医学专业专科学历。
- 本科学历:取得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历。
-
实习要求:
- 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 注意:这里的“试用机构”必须是与公共卫生相关的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防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防保科等,在普通医院的非预防科室(如内科、外科)的实习经历通常不被认可。
-
报名资格:
- 满足以上学历和实习要求后,可以报名参加公共卫生类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第二类:师承或确有专长人员
对于没有全日制医学学历,但通过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或确有专长的人员,有专门的通道。
-
师承人员:
- 必须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的要求,跟师学习满三年,并经出师考核合格。
- 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可以报名参加公共卫生类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确有专长人员:
- 必须按照《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的要求,经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组织的考核合格,取得《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
- 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可以报名参加公共卫生类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重要补充说明与注意事项
-
专业名称的精确性:
- 报考公共卫生类别的考生,其毕业专业必须是“预防医学”,专业名称为“公共卫生”、“卫生事业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能直接报考,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如考研)获得“预防医学”的学历。
-
试用期机构的要求:
-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试用期机构必须是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批准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个人诊所或未经备案的机构通常不被认可,具体哪些机构符合要求,建议咨询当地考点或卫生健康委员会。
-
“助理”与“执业”的区别:
- 助理执业医师:是医师的初级职称,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执业,考取后注册,获得“助理医师执业证书”。
- 执业医师:是独立从事医疗活动的资格,在取得助理医师资格并工作满两年后,可以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部分本科学历毕业生工作满一年即可)。
-
报名流程与时间:
- 报名通常在每年1月至2月进行,采用网上报名的方式。
- 考生需在国家医学考试网(www.nmec.org.cn)进行注册、填写信息、上传照片、打印报名表等。
- 网上报名后,需携带相关材料(身份证、毕业证、学历认证报告、试用期考核证明等)到所在地的考点进行现场审核确认。
-
学历认证:
- 对于2002年以后毕业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考生,报名时必须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学信网无法查询的学历将无法通过审核。
如果您想成为一名公共卫生领域的初级医生,您的路径应该是:
- 教育:获得预防医学专业的大专或本科学历。
- 实习:在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等公共卫生机构完成一年的实习。
- 考试:报名并通过公共卫生类别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 注册:考试合格后,到卫健委注册,获得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即可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
建议:在报名前,务必仔细阅读国家医学考试网发布的最新版《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规定》和您所在省份考点发布的具体通知,以确保所有信息准确无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