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万能的思维,为何仍是当下最稀缺的能力?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万能的思维”并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思维工具,而更像是一个思维体系思维框架的集合,它指的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应对复杂问题、做出更好决策、持续学习和成长的底层思维原则和方法。

万能的思维,为何仍是当下最稀缺的能力?-图1

拥有“万能的思维”,意味着你拥有了应对未知和变化的“元能力”(Meta-ability),下面我将从核心理念、关键原则、实用工具如何培养四个层面,为你详细拆解这个概念。


核心理念:万变不离其宗的底层逻辑

“万能的思维”建立在几个核心的、普适的底层逻辑之上:

  1. 第一性原理思维

    • 是什么:打破砂锅问到底,回归事物的本质和基本公理,而不是依赖类比或过去的经验,它要求你剥离所有表象、假设和惯例,从最核心的、不可再分的元素出发,重新构建解决方案。
    • 为什么“万能”:它能让你跳出思维定式,发现被忽略的机会,进行颠覆式创新,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过去的经验可能失效,但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 例子:马斯克想造火箭,传统思维是“火箭很贵,我们就买别人的”,而第一性原理思维是:“火箭的原料是什么?是铝合金、钛、铜、碳纤维等,这些材料在商品市场的价格是多少?发现原材料成本只占火箭总价的2%左右。” 于是他得出结论,问题不在于火箭本身,而在于火箭没有被回收复用,这催生了可回收火箭的革命。
  2. 系统思维

    • 是什么:将事物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而不是孤立的部分,它关注的是元素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以及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
    • 为什么“万能”:世界本质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思维能帮你看到问题的全貌,理解“蝴蝶效应”,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处理表面症状),并预测长期后果。
    • 例子:城市交通拥堵,线性思维可能会“拓宽道路”,但系统思维会考虑:拓宽道路会吸引更多人开车,导致新的拥堵(“诱导需求”);还会影响城市规划、房地产价格、环境等多个方面,解决方案可能包括发展公共交通、错峰出行、远程办公等系统性方案。
  3. 成长型思维

    • 是什么: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认为人的能力、智力和才华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坚持不懈来发展的。
    • 为什么“万能”:这是所有学习和进步的基石,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会把挑战看作成长的机会,从失败中学习,乐于接受反馈,从而不断迭代自己,在终身学习的时代,这是最重要的思维模式。
    • 例子:遇到一个难题,固定型思维的人会说“我不擅长这个,我做不到”,然后放弃,成长型思维的人会说“这个有点难,正好可以锻炼我的能力,我该怎么解决它?”

关键原则:指导思考的“北极星”

这些原则是“万能思维”的实践指南,能确保你的思考方向正确。

  1. 批判性思维

    • 原则:不盲从、不轻信,对信息、观点和论断保持审慎和怀疑的态度,主动寻找证据、识别逻辑谬误、评估论证的合理性。
    • 实践: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结论的依据是什么?”,“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2. 多元思维

    • 原则:不要只用一个“工具箱”解决问题,主动学习和借鉴来自不同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心理学、艺术等)的思维模型,建立一个多元的思维模型库。
    • 实践:查理·芒格推崇的“格栅理论”就是典型,用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生物学的进化论、心理学的认知偏误等多个角度来审视同一个商业问题,才能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3. 长期主义

    • 原则:在做决策时,不仅考虑眼前的利益和得失,更要关注长远的影响和价值,理解复利效应的力量,无论是知识、财富还是人际关系。
    • 实践:坚持锻炼身体、持续学习一项技能、建立良好的信誉,这些都是需要长期投入但回报巨大的事情。
  4. 概率思维

    • 原则:认识到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未来不是非黑即白,用概率的眼光看待问题,评估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据此做出最优决策,而不是追求“绝对正确”。
    • 实践:投资时,不要试图预测市场,而是寻找“赔率对自己有利”的机会,做决策时,选择那个“期望收益”最高的选项,即使它也有失败的风险。

实用工具:可以随时上手的“思维兵器”

这些是具体的、可操作的工具,是“万能思维”的落地方法。

  1. 5 Whys (五个为什么)

    • 用途:快速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 操作:对一个问题连续追问“为什么”,通常问五层左右,直到触及问题的根源。
  2. SWOT 分析

    • 用途:全面评估一个项目、企业或个人所处的内外部环境。
    • 操作:分析内部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威胁。
  3. MECE 原则

    • 用途:确保分析问题的完整性,避免遗漏或重复。
    • 操作:将问题划分为“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几个部分,分析人的年龄,可以划分为“0-18岁”、“19-35岁”、“36-60岁”、“60岁以上”,这几部分互不重叠,且加起来覆盖了所有可能。
  4. 金字塔原理

    • 用途:结构化地思考和表达,让逻辑清晰、条理分明。
    • 操作:任何表达都应遵循“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原则,先说中心思想,然后是支撑论点,最后是论据。
  5. 头脑风暴

    • 用途: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多样化的创意。
    • 操作:遵循“延迟评判、鼓励狂想、追求数量、整合改进”的原则,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的思考环境。

如何培养“万能的思维”?

思维不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培养的。

  1. 保持极度的好奇心:对世界万物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多问“为什么”和“…会怎样?”。
  2. 广泛阅读,跨界学习:不要只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读历史、看科幻、学点心理学、了解点物理,你的思维模型库越丰富,解决问题的工具就越多。
  3. 刻意练习与复盘:在实践中运用上述的工具和原则,做完一件事后,花时间复盘:哪些地方做得好?为什么?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为什么?如何改进?
  4. 与优秀的人交流:和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聊天,尤其是那些比你聪明或有经验的人,他们的视角会打破你的思维壁垒。
  5. 写作与输出:写作是“思考的磨刀石”,当你试图把一个想法清晰地写下来时,你会强迫自己梳理逻辑,发现思考中的漏洞。

“万能的思维”不是一个具体的“点”,而是一个立体的“体”,它由第一性原理、系统思维、成长型思维等核心理念驱动,由批判性、多元性、长期性、概率性等关键原则导航,并借助5 Whys、SWOT、MECE等实用工具来执行。

它的终极目标,是让你在复杂、不确定的世界里,拥有看清本质、预测未来、做出更优决策的能力,这是一种可以让你受益终身的元能力,是应对一切挑战的“万能钥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