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需要澄清的问题,简单直接的答案是:

哈佛大学没有官方的“保录取”服务,任何声称可以花钱购买哈佛大学录取名额的个人或机构都是骗子。
哈佛大学,以及所有美国顶尖大学,都实行基于学术成就、个人品质、多元背景和潜力的整体性评估(Holistic Review)录取过程,这个过程极其复杂,旨在选拔出最适合该校学术环境和社区文化的学生,而不是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为什么“保录取”是骗局?
- 法律和道德红线:在美国,通过贿赂、欺诈等手段影响大学录取是严重的联邦罪行,涉及“电信欺诈”和“洗钱”等重罪,近年来,美国司法部多次起诉了涉及大学招生舞弊的“大学入学丑闻”(如Varsity Blues Scandal),涉案的家长、中介和大学工作人员都面临牢狱之灾。
 - 录取过程的独立性:哈佛大学的招生委员会由专业的招生官组成,他们独立做出录取决定,招生过程有严格的保密规定和流程,任何外部人员(包括大学校长或董事会成员)都无法通过“打招呼”的方式为某个学生“买”一个名额。
 - 大学的声誉:哈佛大学的声誉建立在学术诚信和公平竞争之上,任何形式的“保录取”交易一旦曝光,将对其声誉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是学校绝对不能容忍的。
 
中介机构声称的“保录取”到底是什么?
市场上一些中介机构宣传的“保录取”或“名校保签”服务,通常包含以下几种情况,但它们都不是真正的“花钱买录取”:
- 
服务包装和过度承诺:
- 真相:这些中介提供的是高端、全方位的申请策划服务,他们会组建一个团队(包括前招生官、名校顾问、文书专家等),为你进行深度背景挖掘、制定独特的申请策略、提供高质量的文书修改和模拟面试等。
 - 费用:这类服务费用极其高昂,通常在20万至100万人民币甚至更高,这笔钱买的是专业的服务、资源和时间投入,而不是一个录取通知书,最终能否被录取,依然取决于学生自身的硬实力和申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 
“捆绑”或“风险代理”模式:
- 真相:一些中介采用“不成功,不收费”的模式,他们可能会收取一笔较高的前期定金,如果学生最终被目标学校录取,则需要支付尾款(例如总费用的50%或更高),如果未被录取,定金可能不退或部分退还。
 - 费用:这种模式下,如果你被录取,总费用可能会达到数百万人民币,这更像是一种风险投资,中介赌的是你的潜力足够大,他们通过包装和服务能让你成功,从而获得高额回报。
 
 - 
灰色地带的“操作”:
- 真相:极少数不法中介可能会尝试走法律和道德的灰色地带,例如利用捐赠、建立基金会等看似合法的方式与大学建立联系,试图为学生增加一点点“印象分”,但这绝非“保录取”,而且风险极高,一旦被揭穿,后果不堪设想。
 
 
给学生和家长的真实建议
与其幻想不切实际的“保录取”,不如将精力和金钱投入到真正能提升录取概率的事情上:
- 
专注于提升硬实力:
- 优异的在校成绩:这是最基本的门槛。
 - 有竞争力的标化成绩:虽然许多大学实行“Test-Optional”政策,但一个高的SAT/ACT分数依然是强有力的证明。
 - 独特的课外活动:深度参与一两项你真正热爱的活动,并做出成就,远比浅尝辄止地参加十几个活动更有说服力。
 
 - 
精心打磨申请材料:
- 个人陈述:讲述一个真实、独特、能展现你个性和思考的故事。
 - 推荐信:与你熟悉的、欣赏你的老师建立良好关系,让他们写出有血有肉的评价。
 - 补充文书:针对每个学校的特定要求,认真思考并作答,展示你对学校的了解和向往。
 
 - 
寻求专业的、诚信的咨询:
- 如果需要咨询,请选择那些透明、诚信、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的顾问,好的顾问是“引路人”和“催化剂”,他们帮助你发现自己、梳理思路、规避错误,而不是替你创造一个虚假的身份或承诺一个不可能的结果。
 
 
哈佛大学保录取没有明码标价,因为它根本不存在。 任何声称可以花钱买到哈佛录取的人,都是在利用你或孩子的名校梦进行诈骗,通往哈佛的道路没有捷径,唯一可靠的途径是凭借学生自身的努力、才华和真诚的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