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双学位考研时,你算哪个专业,完全取决于你以“哪个身份”去考研。

双学位为你提供了两条不同的考研路径,每条路径对应的专业身份都不同,下面我为你详细解释这两种情况:
以“第一学位”的身份考研
这是最常见、最主流的方式。
- 
如何定义“第一学位”? 通常指你入学时主修的专业,也是你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上排在最前面的那个专业,这个专业的培养方案、学分要求、毕业论文等都由你所在的主要学院(或学部)负责。
 - 
考研时算哪个专业? 你将以第一学位的专业作为你的“报考专业”。
 - 
适用情况:
- 专业对口: 你打算考研的方向与你第一学位的专业高度相关。
 - 保研资格: 大多数学校的保研资格(推免)是基于第一学位来计算的,你的GPA、排名、科研成果等,都需要在第一学位的学院内进行评定,只有获得了第一学位专业的保研资格,你才能去申请其他学校的研究生。
 - 报考限制: 某些特定专业(如临床医学、法律硕士(非法学)等)对考生的本科专业有严格限制,你可能只能用第一学位的身份去报考。
 
 - 
优势:
- 基础扎实: 在第一学位上投入了四年的精力,理论基础通常更扎实,备考更有优势。
 - 路径清晰: 这是常规的考研路径,不会有任何身份上的困惑。
 
 - 
举例: 小明本科是A大学,他的第一学位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同时他辅修了法学双学位。
- 如果他想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他会以“计算机”专业考生身份报考。
 - 如果他想考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他仍然可以以“计算机”专业考生身份报考,只要目标院校的法学专业不限制本科专业即可,但这在复试时可能会比较吃亏,因为导师会认为你的法学基础不如科班出身的同学。
 
 
以“第二学位”的身份考研
这是一种更具挑战性但同样可行的路径,尤其适合希望跨专业深造的同学。
- 
如何定义“第二学位”? 指你在完成第一学位要求的基础上,额外修读并获得认证的另一个专业的学位,它通常由另一个学院开设,需要完成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
 - 
考研时算哪个专业? 你可以尝试以第二学位的专业作为你的“报考专业”,实现“跨专业考研”。
 - 
适用情况:
- 跨专业深造: 你对第二学位的专业有更浓厚的兴趣,并希望在该领域进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研究。
 - 职业转型: 你的职业规划与第二学位的专业更匹配。
 
 - 
关键前提与挑战:
- 招生简章是唯一标准: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你必须仔细查阅目标院校和目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简章上会明确规定该专业接受哪些“本科专业”的考生报考。
 - 专业对口性: 如果目标专业明确要求“仅限XX专业本科生报考”,那么你就不能用第二学位的身份去报,但如果要求是“XX类相关专业均可”,或者不限制专业,那么你就有机会。
 - 复试的挑战: 即使你成功报名,在复试阶段,导师很可能会重点考察你的第二学位学习情况,你需要准备好展示你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专业的深刻理解以及相关的科研或实践经历,以证明你不是一个“半路出家”的考生。
 - 同等学力问题: 极少数情况下,如果学校不承认你的第二学位,或者你没有获得学位证,可能会被认定为“同等学力考生”,这通常需要加试等额外要求,但这种情况在双学位中非常罕见。
 
 - 
优势:
- 专业转换: 提供了一条合法、合规且受学校认证的跨专业考研路径。
 - 复合背景: 你的复合知识结构在某些交叉学科领域(如“法律+计算机”、“金融+数学”)可能成为独特优势。
 
 - 
举例: 继续用小明(第一学位:计算机;第二学位:法学)的例子。
- 如果他想考法学硕士(学硕),他会去查询目标院校法学院的招生简章,如果简章上写“欢迎所有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他就可以大胆地以“法学”专业考生身份报考,并在复试中重点展示自己的法学双学位成绩、参与的法律项目等。
 - 如果他想考法律硕士(非法学),这个专业本身就明确要求“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而他的第一学位是计算机,符合要求,他会以“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考生身份报考,这里他的“第一学位”反而成了他跨考的资格。
 
 
总结与建议
| 考研身份 | 报考专业 | 关键点 | 适合人群 | 
|---|---|---|---|
| 第一学位身份 | 第一学位的专业 | 路径最清晰,保研资格基于此,专业基础扎实。 | 希望在第一学位领域深造,或需要利用第一学位资格保研的同学。 | 
| 第二学位身份 | 第二学位的专业 | 必须查阅招生简章,挑战在于复试时如何证明专业能力。 | 对第二学位专业有浓厚兴趣,希望跨专业考研,且目标院校允许跨考的同学。 | 
给你的最终建议:
- 明确目标: 首先想清楚你未来想从事什么领域的研究和工作,这决定了你选择哪条路径。
 - 信息为王: 无论你选择哪条路,第一步永远是去你心仪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站上,下载最新的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逐字逐句地阅读报考要求。
 - 扬长避短:
- 如果用第一学位身份考研,你的优势是四年积累的专业知识。
 - 如果用第二学位身份考研,你的优势是独特的复合背景,但劣势是专业深度可能不如科班同学,你需要通过选修高阶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参与相关项目、撰写高质量的个人陈述等方式来弥补。
 
 - 尽早规划: 如果你打算用第二学位考研,那么在读双学位期间,就要有意识地构建该专业的知识体系,为考研打下坚实基础。
 
双学位为你提供了“双赛道”的选择权,你算哪个专业,取决于你如何规划自己的考研路径,以及目标院校给了你怎样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