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执行的“确有专长”政策,是基于国家《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卫计委令第15号)制定的,这个政策旨在解决传统中医“师承/家传”人员无学历、无证书,但确有临床实效的行医资格问题。

以下是北京市“确有专长”报名的核心条件,分为两大类:师承人员和多年实践人员,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属于哪一类。
第一类:师承人员(跟师学习)
这类人员是指通过正式拜师,跟随指导老师系统学习中医技术的人员。
核心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 
师承关系合法有效:
- 必须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 合同需要经过县级以上公证机构的公证,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没有公证的师承关系无效。
 
 - 
指导老师资格:
- 必须是执业医师,并且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指导老师所在的医疗机构必须具备中医类别医疗机构的执业许可。
 
 - 
学习年限:
- 必须连续跟师学习满五年(从公证合同之日起计算)。
 
 - 
与方式:
-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诊疗技术。
 - 学习期间,每年至少对指导老师临床实践进行记录,累计完成40份跟师学习临床实践记录,且每份记录均有指导老师的批阅意见和签名。
 
 - 
考核推荐:
- 学习期满后,由指导老师出具同意参加考核的书面意见。
 - 指导老师所在的医疗机构也需要出具同意推荐考核的证明。
 
 
师承人员的路径是: 公证(5年) + 跟师 + 40份实践记录 + 指导老师和医疗机构推荐 → 报名参加确有专长考核
第二类:多年实践人员(家传或自学)
这类人员是指未经过传统师承,但长期在民间从事中医诊疗实践,且确有专长的人员。
核心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 
实践年限:
- 在中医药法实施(即2025年7月1日)之前,已经连续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
 - “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指的是以个人开业或者在医疗机构内执业的方式,提供中医药服务。
 
 - 
推荐人资格:
- 需要至少两名执业医师推荐。
 - 这两名推荐医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且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
 - 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 为其长期实践所在医疗机构的主要负责人。
 
 
 - 
实践证明材料:
- 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其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的长期、有效的材料,
- 所在医疗机构出具的实践年限证明。
 - 患者就诊记录、病案、诊疗前后对比照片、视频等。
 - 知名度证明、获奖证书、政府或行业组织的表彰文件等。
 
 
 - 需要提供能够证明其从事中医医术实践活动的长期、有效的材料,
 
多年实践人员的路径是: 2025年7月1日前实践满5年 + 2名符合要求的执业医师推荐 + 提供有效实践证明材料 → 报名参加确有专长考核
补充说明:专长”本身
无论您属于哪一类人员,报名时都必须明确您所擅长的中医专长领域,这个专长必须是安全、有效的,并且能够得到指导老师或推荐医师的认可。
- 专长范围:可以是一个或几个具体的病种,治疗中风后遗症”、“治疗小儿疳积”等。
 - 技术特点:您使用的诊疗技术(如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用等)需要有清晰、规范、可操作的技术描述。
 
报名流程概览
- 准备材料:根据自身条件,准备好所有必需的证明文件(公证书、实践记录、推荐信、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等)。
 - 网上报名: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官网或指定的报名系统,填写报名信息并上传材料。
 - 现场审核:携带所有材料的原件和复印件,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资格审核。
 - 参加考核:通过审核后,获得参加“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的资格。
 - 获取证书:考核合格后,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颁发《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
 
重要提醒
- 政策可能微调:每年的具体通知可能会有细微变化,请务必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当年发布的官方报名通知为准。
 - 咨询官方渠道:在准备报名前,强烈建议您拨打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的咨询电话或前往现场进行咨询,获取最准确、最新的信息。
 - 区分“确有专长”和“师承出师”:“确有专长”考核是直接面向民间中医的准入考核,而“师承出师”考核是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一部分,两者路径不同,请勿混淆。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帮助!祝您报名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