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物理电荷思维导图2025最新版更新了哪些考点?

物理电荷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电荷

物理电荷思维导图2025最新版更新了哪些考点?-图1


电荷的基本概念

  • 定义

    • 物质的一种基本属性。
    • 表示物体带电的多少。
    • 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 种类

    • 正电荷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 负电荷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 单位

    • 国际单位制:库仑
      • 符号:C
    • 元电荷
      • 定义:最小的电荷量,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 符号:e
      • 数值:e ≈ 1.602 × 10⁻¹⁹ C
      • 质子电荷:+e
      • 电子电荷:-e

电荷的基本规律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 同种电荷相斥
      • 正-正:排斥
      • 负-负:排斥
    • 异种电荷相吸

      正-负:吸引

  • 电荷守恒定律

    • 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任何物理过程中,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
    • 微观解释:在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等现象中,只是电子的转移,而正电荷(原子核)几乎不移动。
    • 应用:分析所有涉及带电体的过程。
  • 电荷的量子化

    • 任何带电体的电荷量q,都是元电荷e的整数倍,即 q = ne (n = 0, 1, 2, 3, ...)。
    • 意义:揭示了电荷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单元。

起电方式

  • 摩擦起电

    • 原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当两个物体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体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
    • 结果:两个物体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 例子:塑料尺子摩擦头发、滑滑梯时身体带电。
  • 感应起电

    • 原理:利用静电感应现象,使一个带电的导体靠近另一个导体,导致导体上的电荷重新分布。
    • 步骤
      1. 将一个带电体(如带正电的A)靠近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2. 导体B上的自由电子被吸引,在近端(靠近A的一端)出现感应负电荷,远端出现感应正电荷。
      3. 将导体B瞬间接地或用手触摸,远端的正电荷(或电子)流入大地。
      4. 移开带电体A,导体B就带上了与A相反的电荷(负电)。
    • 关键:电荷从大地转移过来,而不是从A转移过来的。
  • 接触起电

    • 原理:将一个带电体与一个不带电的导体接触,电荷会从带电体转移到不带电的导体上,直到电势相等。
    • 结果:两个物体带上同种电荷,但电荷量不一定平分(取决于形状、大小等)。
    • 例子: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电荷的应用与现象

  • 静电现象

    • 生活中的静电
      • 冬天脱毛衣时产生火花和噼啪声。
      • 梳头时头发会“炸”起来。
      • 静电吸附灰尘。
    • 静电的危害
      • 在印刷、纺织工业中,吸附灰尘,影响产品质量。
      • 易燃易爆场所(如加油站、化工厂)的静电火花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 静电的利用
      • 静电复印:利用异种电荷相吸的原理将墨粉吸附到纸上。
      • 静电除尘:使空气中的尘埃颗粒带电,然后在电场力作用下被吸附到电极上。
      • 静电喷涂:使油漆颗粒带电,更均匀地喷涂在工件表面。
  • 与电学的联系

    • 电场:电荷的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物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
    •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等组成的电流路径。

相关物理量

  • 电荷量

    • 符号:qQ
    • 单位:库仑
  • 电场强度

    • 符号:E
    • 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电荷所受的电场力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 公式:E = F / q
    • 单位:牛/库仑 或 伏/米
  • 电势

    • 符号:
    •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具有的电势能与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 公式:φ = Ep / q
    • 单位:伏特
  • 电势能

    • 符号:Ep
    • 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位置而具有的势能。
    • 单位:焦耳

重要仪器

  • 验电器
    •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以及带何种电荷。
    • 原理:同种电荷相斥。
    • 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 使用:用待测物体接触金属球,若金属箔张开,则物体带电,根据箔片张角度变化可判断电荷种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