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但答案有些复杂,因为“好考”是一个相对概念,它取决于你的本科背景、目标(读研/读博)、目标国家/地区以及个人实力。

我不能简单地给你一个“最好考”的大学名单,因为这可能不适用于你,我可以为你提供一个分析框架和具体的院校推荐,帮助你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最佳选择。
第一步:明确“好考”的定义
你需要想清楚你说的“好考”具体指什么:
- 申请门槛低? 对本科院校背景(985/211/双非)不卡,均分要求不那么夸张(比如80分左右就能申)。
- 竞争压力小? 报录比高,申请人数相对较少。
- 语言要求低? 雅思/托福要求不高,或者接受多邻国等语言成绩。
- 奖学金机会多? 虽然入学竞争激烈,但提供大量奖学金,实际“免费”就读的机会大。
- 申请流程简单? 可能不需要GRE/GMAT,或者材料要求相对简单。
“好考”的大学往往是那些综合排名不高,但在特定领域有特色,或者地理位置不占优势的大学。
第二步:选择目标地区和国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体系、申请难度和“性价比”完全不同。
A. 中国大陆地区(考研)
对于想在国内读研的同学,“好考”主要指竞争相对较小、对双非背景更友好的学校。
- 顶尖梯队(难):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这些学校是国际法重镇,但分数线高,报录比惊人,竞争极其激烈。
- “性价比”之选(相对好考):
- 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这两所学校的国际法(特别是国际经济法)实力非常强,但因为不是传统法学顶尖名校,竞争压力比“五院四系”中的政法类大学要小一些,它们的涉外法务特色鲜明,就业前景好。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 作为“五院四系”成员,法学底蕴深厚,相比中国政法大学,它们的地理位置和综合排名稍弱,因此考研竞争压力会小一些,是非常好的选择。
- 一些综合大学的法学院: 如吉林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部分方向)、南京大学(部分方向)等,这些学校综合排名高,但法学院可能不是其最顶尖的学科,国际法方向的竞争压力相对其学校整体排名来说会小一些。
小结: 想找“好考”的,可以避开北京、上海的顶尖名校,选择武汉、重庆、西安、南京等地的特色强校。
B. 中国香港地区
香港高校国际化程度高,教学质量好,但竞争也日趋激烈。
- 顶尖梯队(难):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这两所学校的法学院是亚洲顶尖,申请难度极大,通常需要985/211背景,高均分(85+),优秀的语言成绩(雅思7.0+)和实习经历。
- “性价比”之选(相对好考):
- 香港城市大学: 其法学院在国际法、国际商法领域实力不俗,排名也很高,相比港大、港中文,对双非背景学生的包容度稍高一些,是很多学生的“保底”或“冲刺”选择。
- 香港理工大学: 法学院比较新,但在科技法、知识产权法等新兴领域有特色,申请难度比城大略低一些,是很好的选择。
小结: 香港的学校选择不多,梯度明显,城大和理工是相对“好考”的选项,但依然不轻松。
C. 英国
英国授课型硕士(LLM)学制短(一年),课程灵活,是很多中国学生的选择,英国大学非常看重本科院校背景(List)和均分。
- G5超级精英大学(极难): 牛津、剑桥、LSE、UCL,这些学校的国际法专业是神级的存在,申请难度极高,需要顶尖背景。
- “王爱曼华”梯队(难): 伦敦国王学院、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布里斯托大学,这些学校的法学院也是世界前100,申请门槛很高,通常需要985/211背景,均分85+。
- “性价比”之选(相对好考):
- 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南安普顿大学: 这些都是罗素集团成员,法学实力不俗,世界排名也高,它们对中国学生的List和均分要求比“王爱曼华”要宽松一些,很多List里会包含双非院校,均分要求在80-85分,这是申请中最主流、竞争最激烈的一档。
-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QMUL): 伦敦大学成员,法学实力非常强,尤其在商法、国际仲裁领域有“小政法院”之称,虽然地理位置好,但近年来申请人数激增,难度水涨船高,但仍比G5和“王爱曼华”有希望。
- 杜伦大学、巴斯大学: 综合排名和专业排名都不错,对双非背景相对友好一些,是很好的备选。
小结: 英国的“好考”学校,指的是在罗素集团中,对List和均分要求不那么变态的学校,格拉斯哥、伯明翰、谢菲尔德等是典型代表。
D. 澳大利亚
澳洲大学宽进严出,申请相对友好,尤其对中国学生政策稳定。
- 澳洲八大(整体友好): 澳洲八大在法学领域都有很强的实力,尤其是国际法。
- 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 作为澳洲前二,难度最大,但依然比英国同级别的学校对双非背景更包容。
-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国立大学、昆士兰大学、蒙纳士大学、西澳大学: 这些学校的LLM项目申请难度适中,它们更看重均分,对本科院校的List没有英国那么严格,双非学生如果均分达到80-85分,希望很大,这可以说是“好考”的黄金选择。
- 悉尼科技大学、麦考瑞大学: 这两所学校的法学院在实践性、就业导向方面做得很好,排名稍低,申请难度也相应降低,是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小结: 如果你的目标是“相对容易地拿到一个世界排名前100的法学硕士”,澳洲八大中的后几所(如UNSW, ANU, UQ等)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E. 美国/加拿大
美加的LLM项目通常需要LSAT(北美法学院入学考试)或GRE,申请流程复杂,且费用高昂,通常不被认为是“好考”的选择,这里不展开讨论。
第三步:总结与建议
综合来看,为你梳理出几个“相对好考”且含金量不错的方向:
| 目标地区 | 推荐院校(按推荐度排序) | 优势与特点 | 适合人群 |
|---|---|---|---|
| 中国大陆 | 上海外国语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 专业特色强,国内认可度高,竞争比顶尖名校小。 | 计划在国内就业,希望读研成本较低,有一定法学基础的学生。 |
| 英国 | 格拉斯哥大学、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利兹大学 | 世界排名高(QS前100),法学教育体系成熟,学制短。 | 本科背景不错(211/双非均分85+),希望获得一年制海外经历,预算中等的学生。 |
| 澳大利亚 | 新南威尔士大学、澳国立大学、昆士兰大学、蒙纳士大学 | 世界排名稳定(QS前100),对双非背景友好,申请政策稳定。 | 希望“稳”上一个好学校,移民倾向(澳洲),预算充足的学生。 |
| 中国香港 |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 地理位置优越,国际化程度高,比港大/港中文容易申请。 | 本科背景中等偏上(211/双非均分83+),希望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学生。 |
最重要的建议:
- 精准定位: 不要只看“好考”,要看“最适合”,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是想做律师、进企业还是搞学术?这决定了你的学校选择。
- 提升软实力: “好考”不等于“随便申”,一个有含金量的实习经历(律所、法院、国际组织)、一篇有深度的学术论文、一段相关的志愿者经历,都能在申请中让你脱颖而出,弥补背景或均分的不足。
- 尽早准备: 无论选择哪里,语言考试(雅思/托福)、GPA提升、文书准备都需要提前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开始规划。
希望这个详细的分析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好考”大学!祝你申请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