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即将启动,网上预报名时间为9月24日至27日,正式报名为10月8日至25日(每天9:00-22:00),考生需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填报信息,逾期不可补报,报名流程包括注册学信网账号、填写考生信息、选择报考点及招生单位、确认报名信息并缴费(多数省份实行网上支付),特别注意: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报考,往届生需提供户籍或工作证明;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者需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所有考生需仔细核对学历学籍信息,确保与证件完全一致,报名成功后需在11月上旬完成网上/现场确认,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招办公布,未确认者报名无效,初试定于12月23日至24日举行,考生应及时下载打印准考证并关注考点防疫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就业竞争加剧,研究生考试成为越来越多学子的选择,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报名即将启动,考生需提前了解政策变化、报名流程和备考策略,确保顺利完成报名并高效备考。
研究生考试报名时间与流程
报名时间安排
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今年的研究生考试报名预计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进行,具体时间以各省教育考试院公告为准,考生需密切关注官方信息,避免错过关键时间节点。
- 预报名阶段:通常在9月底开放,主要面向应届本科毕业生,部分省份允许往届生参与。
- 正式报名阶段:10月初至中旬,所有考生均可报名,逾期不予补报。
- 网上确认/现场确认:11月上旬,考生需提交材料并确认报考信息。
报名流程详解
(1)注册学信网账号
首次报名的考生需提前注册学信网账号,并绑定个人身份信息,已有账号的考生需检查账号状态,确保能正常登录。
(2)填写报名信息
进入研招网报名系统后,需如实填写:
- 个人基本信息(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 学历信息(应届生填写学籍信息,往届生需上传毕业证)
- 报考信息(院校、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
(3)选择报考点
应届生原则上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报考,往届生可选择户籍地或工作所在地(需提供社保证明),部分热门考点名额紧张,建议尽早提交。
(4)缴纳报名费
报名成功后需在线支付报考费用,金额因省份而异,未缴费视为报名无效。
(5)确认报名信息
11月初需完成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核对信息并提交照片、学历证明等材料。
今年研究生考试政策变化
考试科目调整
部分高校对专业课考试大纲进行了修订,
- 计算机类专业增加人工智能相关考点
- 经济类联考数学难度微调
考生需下载最新考试大纲,避免复习偏差。
推免生比例扩大

部分“双一流”高校推免生占比提高,统考名额相应减少,建议考生提前查询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合理评估竞争压力。
异地报考政策收紧
部分地区要求往届生提供更严格的居住证明或社保记录,跨省报考需提前准备材料。
备考策略与常见问题
如何高效备考?
(1)制定科学计划
- 基础阶段(3-6月):系统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
- 强化阶段(7-9月):重点突破薄弱环节,加强真题训练
- 冲刺阶段(10-12月):模拟考试,查漏补缺
(2)合理选择资料
- 公共课:政治推荐最新版大纲解析,英语以历年真题为主
- 专业课:联系目标院校学长获取内部资料
(3)关注时政热点
政治考试中时政占比提高,建议定期阅读权威媒体报道。
报名常见问题解答
Q:报名后能否修改志愿?
A:在报名截止前可修改除“报考单位、考试方式、报考点”外的其他信息。
Q:往届生需要哪些材料?
A:一般需提供毕业证、学位证、身份证,异地报考可能需社保记录。
Q:如何确认报名成功?
A:生成报名号并完成缴费即为成功,11月需再次确认。
给考生的建议
研究生考试不仅是知识比拼,更是信息战,建议考生:
- 加入官方考研群或论坛,及时获取动态
- 避免盲目跟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院校
- 报名后尽快投入复习,保持稳定心态
距离考试还剩数月,合理规划时间、扎实备考是关键,希望每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报名,并在考场上发挥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