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周长 - 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周长
一级分支 1:核心概念
- 定义
- 围成一个封闭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
- 封闭图形、所有边长、总和。
- 单位
- 长度单位,是线段的度量。
- 常用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 单位换算: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 10。
- 与面积的区别
- 周长:指图形边界的长度,是一条“线”。
- 面积:指图形表面的大小,是一个“面”。
- 举例:给花坛围栅栏(求周长),给花坛铺草皮(求面积)。
一级分支 2:常见图形的周长计算
- 长方形
- 公式:周长 = (长 + 宽) × 2
- 字母公式:
C = 2(a + b)或C = 2a + 2b - 关键:知道长和宽即可计算。
- 正方形
- 公式:周长 = 边长 × 4
- 字母公式:
C = 4a - 关键:只需知道一条边长。
- 三角形
- 公式:周长 = 边长1 + 边长2 + 边长3
- 字母公式:
C = a + b + c - 关键:三条边相加。
- 圆形
- 定义:圆的周长也叫圆的“长”。
- 关键元素:
- 圆周率 (π):一个固定的常数,约等于 14159...,小学阶段通常取 14。
- 直径 (d):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
- 半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d = 2r。
- 公式:
- 已知直径:
C = πd - 已知半径:
C = 2πr
- 已知直径:
- 其他不规则图形
- 方法:化曲为直 或 绳测法。
- 思想:将曲线边拉直,或用一根绳子绕图形一周,再测量绳子的长度。
- 组合图形:将图形分解成若干个规则图形,再求各部分周长之和(注意:相接的边不算在内)。
一级分支 3:实际应用
- 生活场景
- 装修:给房间铺踢脚线、包边。
- 建设:给花坛、菜地围栅栏、墙。
- 运动:跑道一圈的长度。
- 手工:给相框、手工作品镶边。
- 解决问题步骤
- 审题:理解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 分析:判断是什么图形,选择正确的周长公式。
- 列式:代入已知数据,列出算式。
- 计算:仔细计算,得出结果。
- 作答:写上单位,并完整回答问题。
一级分支 4:拓展与深化
- 周长不变,面积可变
- 思想:周长相同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同。
- 经典例子:用一根固定长度的绳子围成不同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正方形的面积最大,圆形的面积更大。
- 面积不变,周长可变
- 思想:面积相同的图形,周长不一定相同。
- 经典例子:用面积相同的长方形,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小;当长和宽相等(即正方形)时,周长最短。
- 与周长相关的公式推导
- 已知周长求边长:
- 长方形:
长 = 周长 ÷ 2 - 宽 - 正方形:
边长 = 周长 ÷ 4 - 圆形:
直径 = 周长 ÷ π,半径 = 周长 ÷ (2π)
- 长方形:
- 已知周长求边长:
- 易错点提醒
- 单位:计算结果不要忘记写单位。
- 半圆:半圆的周长不等于圆周长的一半,还要加上一条直径的长度。
C半圆 = πr + 2r。 - “周长”与“边”的混淆:计算组合图形周长时,容易漏掉某些边或重复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