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考研数学零基础跟哪个老师?零基础小白跟学攻略求推荐!

同学你好!看到你问“考研数学零基础跟哪个老师”,我非常理解你现在的心情,从零开始准备考研数学,确实需要一个能带你“入门”、给你“安全感”的老师。

考研数学零基础跟哪个老师?零基础小白跟学攻略求推荐!-图1

别担心,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选对老师是成功的第一步,下面我为你详细梳理一下,并给出明确的建议。

核心结论(一句话总结)

对于零基础同学,我的首要推荐是:汤家凤老师。

下面我会详细解释为什么,并介绍其他优秀的老师,以及如何搭配使用。


为什么首选汤家凤老师?

汤家凤老师被广大考生称为“汤神”,他的风格非常适合零基础入门,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通俗易懂,接地气: 汤老师最大的特点是讲课非常“生活化”,他会用很多生动的比喻和例子来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比如把求导比作“切西瓜”,把积分比作“求面积和”,这能让你快速建立起对数学的直观理解,消除恐惧感。
  2. 强调基础,循序渐进: 他的课程体系非常注重基础,从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开始讲起,语速不快,讲解细致,会带着你一步一步推导公式,让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对于打牢地基至关重要。
  3. 富有激情和感染力: 汤老师的课堂非常有激情,他经常鼓励学生,能让你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和动力,他的口头禅“同学们,这道题不难啊!”、“这个思路,我讲一遍你就会了!”会给你很强的心理暗示,增强你的自信心。
  4. 资料配套完善: 他的《考研数学辅导讲义》(俗称“汤家凤高等数学辅导讲义”)和配套的强化班视频,是公认的经典,书上的例题和习题都很有代表性,非常适合跟课学习。

一句话总结汤家凤:带你入门,给你信心,让你觉得“数学好像也没那么难”。


其他优秀老师及特点介绍

考研数学名师很多,各有千秋,了解他们的特点,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做出选择或进行搭配。

张宇老师

  • 特点: 思维活跃,趣味性强,技巧性强。
  • 适合人群: 基础有一定底子,或者学有余力、想拔高分数的同学,他的“张宇高数18讲”、“闭关修炼”等资料深受欢迎,但其中的题目和思路对零基础同学来说可能有点跳跃。
  • 给你的建议: 如果你觉得汤老师的基础班太慢,或者学完基础后想拔高,张宇老师的强化班和1000题是非常好的选择,他教你的是“解题的巧思”。

李永乐老师

  • 特点: “线代王”,严谨、细致、权威。
  • 适合人群: 所有人,尤其是线性代数部分。 李永乐老师是线性代数领域的权威,他的讲解清晰、逻辑严密,没有废话,他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是考研线代的“圣经”。
  • 给你的建议: 无论你跟哪个老师的高数,线性代数部分,强烈建议跟李永乐老师,他的课程能帮你构建起线代的知识框架,让你明白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武忠祥老师

  • 特点: 原西安交大教授,讲课沉稳、重基础、重概念。
  • 适合人群: 追求扎实基础,喜欢稳扎稳打的同学,他的课程风格和李永乐老师类似,都非常注重概念的深度理解。
  • 给你的建议: 如果你听完汤老师的基础班,觉得还想再巩固一下高数的基础,武忠祥老师的强化班是非常好的选择,他讲高数中的“难点专题”(如中值定理)是一绝。

零基础同学的“三阶段”复习策略

仅仅知道跟哪个老师还不够,关键在于怎么跟,下面是一个为你量身定制的三阶段复习计划:

第一阶段:基础轮(- 6月底)

  • 目标: 扫清知识盲点,理解所有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能独立完成课后基础题。
  • 老师选择:
    • 高等数学: 汤家凤基础班武忠祥基础班,二选一,从头到尾跟完,不要频繁换老师。
    • 线性代数: 李永乐基础班,跟定李永乐,没毛病。
  • 核心任务:
    1. 看一节视频,做一节习题。 不要只看不练,数学是“做”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
    2. 整理笔记。 把老师讲的重点、你自己的理解、易错点都记下来。
    3. 使用教材: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清华大学《线性代数》是你的根本,老师的课程是帮你更好地理解教材。

第二阶段:强化轮(7月 - 10月底)

  • 目标: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各类题型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 老师选择:
    • 高等数学: 可以继续跟汤家凤强化班,或者换到武忠祥强化班/张宇强化班,感受不同风格,查漏补缺。
    • 线性代数: 李永乐强化班,继续跟定李永乐,他的强化班会帮你把线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
  • 核心任务:
    1. 刷题: 开始刷主流的习题集,如张宇1000题李永乐660题等,1000题偏重技巧和综合,660题偏重基础概念和计算,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
    2. 建立错题本: 把做错的题整理下来,分析错误原因,定期回顾。
    3. 开始做历年真题: 从早年的真题开始,感受出题风格和难度。

第三阶段:冲刺轮(11月 - 考前)

  • 目标: 模拟考场环境,查漏补缺,总结规律,调整心态。
  • 核心任务:
    1. 反复刷真题: 至少刷2-3遍,近10年的真题要吃透,不仅要会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考。
    2. 做模拟卷: 张宇8套卷、4套卷,李林6套卷、4套卷等,用来保持手感和检验复习效果。
    3. 回归基础: 回顾你的笔记和错题本,看教材上的公式和定理,确保基础不丢分。

总结与最终建议

  1. 零基础入门,首选汤家凤。 他的课程能给你最平稳、最安心的开始。
  2. 线性代数,认准李永乐。 这是经过无数考生检验的黄金组合。
  3. 不要贪多,跟住一个老师。 基础阶段切忌今天看汤老师,明天看张老师,这样容易造成知识体系混乱。
  4. 最重要的永远是“动手做”。 看懂了不等于会做了,只有亲手算过、写过,知识才是你自己的。

考研是一场马拉松,数学是其中最艰难的一段,但只要你选对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就一定能看到曙光,祝你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