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重要的话题,它触及了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核心,性格和思维方式是两个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概念,共同塑造了我们的行为、决策和人生轨迹。

下面我将从定义、关系、类型以及如何发展这几个方面,来详细解析它们。
定义:它们是什么?
性格 - “你是谁” (Who you are)
性格是一个人相对稳定、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了你典型的感受、思考和行为的模式,性格更偏向于“情感”和“行为”的倾向,是天生的气质与后天环境、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
-
特点:
- 稳定性: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一致。
- 独特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组合。
- 核心构成:包括情绪稳定性(内向/外向)、宜人性、尽责性、开放性和神经质(情绪波动性)等“大五人格”维度。
-
简单比喻:
- 性格就像你的“操作系统”,它是一个底层的、相对固定的框架,决定了你与这个世界互动的基本方式,你的电脑是Mac还是Windows,决定了它默认的界面和操作逻辑。
思维方式 - “你如何思考” (How you think)
思维方式是指你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做出判断和形成信念的心理过程和习惯,它更偏向于“认知”和“逻辑”,是你头脑中运行的各种“软件”和“算法”。
-
特点:
- 灵活性:相比于性格,思维方式更容易通过学习和刻意练习来改变。
- 情境性:不同的情境可能会激活不同的思维方式。
- 核心构成:包括成长型 vs. 固定型思维、批判性思维、系统性思维、第一性原理思维等。
-
简单比喻:
- 思维方式就像你安装在操作系统上的“应用程序”,你安装了Word、Photoshop还是Excel,决定了你能完成什么样的具体任务,你可以随时卸载旧的,安装新的。
关系:它们如何相互作用?
性格和思维方式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塑造的动态关系。
性格影响思维方式
你的性格特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倾向于采用哪种思维方式。
- 外向者: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发散性思维和社交互动来获取灵感和信息,喜欢在讨论中思考。
- 内向者:可能更倾向于深度思考和反思性思维,喜欢在安静的环境中独自分析问题。
- 高尽责性(认真负责)的人:可能更容易采用系统性思维和计划性思维,做事有条理、有规划。
- 高开放性(富有想象力)的人:可能更容易接受新观念,倾向于创造性思维和联想思维。
思维方式影响性格表现
反过来,你主动选择的思维方式,也会反过来塑造和调整你的性格表现,甚至改变你性格的某些方面。
- 一个天生内向(性格)的人,可以通过学习成长型思维(思维方式),主动去社交、尝试新事物,从而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性格的“外向”维度会得到提升。
- 一个情绪容易波动(性格)的人,可以通过练习正念思维(思维方式)和批判性思维(思维方式),学会识别并管理自己的情绪,从而表现出更高的情绪稳定性。
总结关系:性格是地基,思维方式是在地基上建造的房屋结构和装修风格,地基决定了房屋的大致形态,但你可以通过精心的设计和装修,让房屋的功能和面貌焕然一新。
常见的类型与模型
了解一些经典的模型,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性格模型:大五人格
这是目前心理学界最公认的人格模型,包括五个维度:
- 开放性:对新体验、艺术、情感、观念的接纳程度。
- 尽责性:自律、条理、尽职尽责的程度。
- 外向性:从社交、活动、他人关注中获取能量的程度。
- 宜人性:与他人合作、信任、利他的程度。
- 神经质:情绪稳定性的反面,指体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的倾向。
思维方式模型:卡罗尔·德韦克的思维模式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的理论影响深远:
-
固定型思维
- 信念:认为人的智力和才能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
- 表现:害怕挑战,因为失败意味着“我不行”;容易嫉妒他人的成功;把努力看作是无能的表现。
- 对性格影响:可能导致低自尊、回避风险的保守性格。
-
成长型思维
- 信念:认为人的能力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坚持来发展和提升。
- 表现:拥抱挑战,将失败看作是学习的机会;从他人的成功中寻找灵感;相信努力是通往精通的路径。
- 对性格影响:更容易发展出坚韧、自信、乐于探索的积极性格。
如何发展和优化?
理解性格和思维方式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
认识自己
- 反思:定期花时间独处,思考“我为什么会这样做?”“我通常如何看待问题?”“我的情绪触发点是什么?”
- 借助工具:可以尝试一些专业的性格或思维测试(如MBTI、大五人格测试、VIA性格优势测试等),但切记不要被标签定义,而是将其作为自我探索的参考。
- 寻求反馈:请信任的朋友、家人或同事给你一些诚实的反馈,他们眼中的你,是你自己看不到的一面。
优化你的思维方式(这是最容易着手的部分)
- 培养成长型思维:
- 把“我做不到”换成“我暂时还做不到”。
- 关注过程和努力,而不仅仅是结果。
- 从错误和失败中学习,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
- 练习批判性思维:
- 遇到信息时,多问几个“为什么?”“这个证据可靠吗?”“有没有其他可能性?”
- 区分事实与观点。
- 避免确认偏误,主动寻找与你观点相反的证据。
- 运用系统性思维:
- 看问题时,不只看单个事件,而是看到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变化。
- 思考“这个决定会带来哪些短期和长期的连锁反应?”
有意识地管理你的性格特质
- 扬长避短:了解自己性格的优势和劣势,如果你是内向者,就不要强迫自己成为社交达人,而是可以利用你深度思考的优势,在需要专注的领域发光发热。
- 情境调整: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你可以在工作场合表现出更强的“尽责性”,在亲密关系中表现出更高的“宜人性”,这叫“性格的灵活性”。
- 情绪调节:如果你情绪容易波动,可以学习正念冥想、写情绪日记、进行体育锻炼等有效的方法来管理情绪。
性格是你与生俱来的“出厂设置”,而思维方式是你后天不断学习和安装的“应用程序”。了解你的性格,能让你更好地接纳自己;而优化你的思维方式,则能让你突破自己的局限,活出更广阔的人生。
最理想的状态是:拥抱你的性格底色,同时主动升级你的思维系统。 让你独特的性格,在你的高效思维方式指引下,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