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于12月22日至24日举行,报考人数达290万,创历史新高,考试科目分为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和专业课,政治试题紧扣时事热点,涵盖改革开放40周年、宪法修订等内容;英语试题难度适中,阅读材料涉及科技、人文等领域;数学试题强调基础与逻辑思维,部分题目计算量较大,专业课命题突出学科前沿与实践能力,部分高校自主命题科目难度分化明显,教育部加强考场监管,全面推行人脸识别技术,严厉打击作弊行为,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公共课难度与往年持平,但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复试分数线预计将小幅上涨,专家建议考生提前准备复试,关注目标院校的动态调整。

研究生考试是许多学子迈向学术深造的重要一步,2019年的考试考点分布广泛,涵盖多个学科领域,了解这些考点有助于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备考,提升应试能力。
公共科目考点梳理
政治
2019年研究生政治考试重点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展开,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等内容占据较大比重,考生需关注时事热点,尤其是年度重大政策调整和国际关系变化。
英语
英语科目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考点侧重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2019年考题中,科技、教育、社会类文章出现频率较高,词汇量仍是基础,长难句分析能力直接影响阅读得分,写作部分需掌握议论文和应用文的基本框架,避免模板化表达。
数学
二、三的考点各有侧重,高等数学中,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是核心内容,2019年考题注重基础概念的理解与计算能力,部分题目涉及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考生应强化典型题型的训练,避免因计算失误丢分。
专业课考点分析
不同专业的考试内容差异较大,但整体趋势是加强对学科前沿和实际应用的考查,以经济学为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模型分析占比较高;计算机专业则侧重算法设计与数据结构,建议考生结合历年真题和院校指定参考书,精准把握命题方向。
备考建议
- 制定合理计划:根据个人基础分配复习时间,薄弱环节重点突破。
- 重视真题训练:通过模拟考试熟悉题型,提升答题速度。
- 关注学科动态:部分专业会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命题,适当拓展阅读范围。
研究生考试不仅是知识的比拼,更是心态和策略的较量,扎实的基础、科学的备考方法,加上稳定的临场发挥,才能在这场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