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可能的候选:双赢思维
这是最接近“二赢思维”的概念,源自于史蒂芬·柯维的经典著作。

原著信息
- 书名: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
- 作者: 史蒂芬·柯维
- 核心概念: 这是柯维提出的“七个习惯”中的第四个习惯,它是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考框架与方法,目的是在人际交往中找到一种让所有相关方都感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核心理念详解
“双赢思维”并非简单的“你好我也好”,它有几个关键前提:
- 成熟: 这是双赢思维的基石,柯维认为,真正的成熟是兼具勇气和体谅,勇气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体谅是考虑他人的立场,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实现双赢。
- 富足心态: 相信这个世界有足够的资源,成功不是“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一个人的成功不意味着另一个人必须失败,与之相对的是“匮乏心态”,认为资源有限,必须争夺。
- 人际导向: 在“双赢思维”之前,柯维强调了“双赢协议”,即双方明确共同目标、指导方针、可用资源以及奖惩制度,为合作奠定基础。
“双赢思维” vs. 其他输赢模式:
- 赢-输: 竞争模式,我赢你输,这是很多人习惯的模式,但会破坏长期关系。
- 输-赢: 妥协模式,我输你赢,过度迁就,会让自己受损。
- 输-输: 报复模式,我们都输,这是最糟糕的模式,源于两败俱伤的报复心理。
- 不输不赢: 回避模式,问题被暂时搁置,没有解决问题,只是绕开了它。
- 双赢: 合作模式,我们都赢,通过创造性合作,找到一个比最初方案更好的“第三选择”。
其他可能的关联概念
您提到的“缆法”可能是对“方法”或某个比喻的误写,以下两个理论与“双赢”紧密相关,也可能被您混淆。
谈判力理论 - 哈佛谈判项目
“双赢思维”在实践层面,最著名的应用就是来自哈佛大学的“原则式谈判”(Principled Negotiation),也被称为“哈佛谈判术”。
- 原著信息:
- 书名: 《谈判力》 (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
- 作者: 罗杰·费希尔、威廉·尤里、布鲁斯·巴顿
- 核心方法: 这个方法论提供了实现“双赢”的具体“方法”或“缆法”,其四个核心原则与“双赢思维”高度契合:
- 人与事分开: 把对人的情绪和谈判的问题分开处理。
- 着眼于利益,而非立场: 挖掘立场背后的真实需求和利益,这是找到创造性解决方案的关键。
- 为共同利益创造多种选择: 在做决定前,集思广益,提出尽可能多的备选方案。
- 坚持使用客观标准: 用独立于双方意志的公平标准(如市场价值、法律、道德准则)来决定最终方案。
这个理论可以说是“双赢思维”在谈判领域的具体操作手册。
第三选择理论 - 史蒂芬·柯维
这是柯维晚年对其理论的进一步升华,可以看作是“双赢思维”的终极形态。
- 原著信息:
- 书名: 《第三选择》 (The 3rd Alternative: Solving Life's Most Difficult Problems)
- 作者: 史蒂芬·柯维
- 核心理念: 当面对一个“你的方法”或“我的方法”的二选一困境时,不妥协,也不对抗,而是共同寻找一个超越双方原有方案的“第三选择”,这是一个全新的、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 与“双赢”的关系: “双赢”是目标,“第三选择”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高境界,它不是简单地各让一步(妥协),而是创造出一个“1+1>2”的新局面。
总结与建议
| 概念名称 | 核心思想 | 关键著作 | 与您查询的关联度 |
|---|---|---|---|
| 双赢思维 | 一种基于互敬、寻求互惠的思维模式和人际交往原则。 |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 极高,您很可能想找的就是这个。 |
| 原则式谈判 | 一套实现“双赢”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尤其在谈判中。 | 《谈判力》 | 高,缆法”指的是具体方法,这个可能性很大。 |
| 第三选择 | “双赢”思维的升华,指超越原有方案的创造性解决方案。 | 《第三选择》 | 中高,是“双赢”的更高级形态。 |
给您的建议:
- 首选阅读: 如果您想系统了解“二赢思维”的源头和哲学基础,请务必阅读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是个人管理和人际关系的经典之作。
- 实践应用: 如果您更关心如何在商业谈判、合作中具体运用这种思维,请阅读罗杰·费西尔的《谈判力》,它会为您提供非常实用的“方法”。
- 深化理解: 如果您已经了解双赢,并想追求更高层次的解决方案,可以阅读柯维的《第三选择》。
希望这个梳理能帮助您找到真正想了解的“原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