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从个人和组织两个层面来深入理解“核心思维”。

个人核心思维
个人核心思维是驱动你行为的“操作系统”,它不是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底层逻辑”。
第一性原理
这是最强大的核心思维之一,要求你打破砂锅问到底,回归事物最基本、最核心的公理和事实,然后从那里开始向上推理,而不是依赖类比或过去的经验。
- 反面例子(类比思维): “别人做电动汽车成功了,我们模仿他们也应该能成。”
- 第一性原理思维: “一辆汽车的组成部分是什么?电池、电机、车体、控制系统……这些零部件在市场上的成本是多少?如果我们自己整合供应链,成本能降低多少?我们能否从物理本质上重新设计一个更高效、更便宜的汽车?”
- 代表人物: 埃隆·马斯克,他用这种方式降低了火箭发射成本,也推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成长型思维
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提出,它认为,能力、智力和才能是可以通过努力、学习和坚持不懈来发展的。
- 固定型思维: “我天生就不擅长数学,再怎么努力也没用。” → 遇到挑战时逃避,失败时归咎于自身能力不足。
- 成长型思维: “我现在数学不好,是因为我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也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 → 把挑战看作成长的机会,从失败中学习,坚持不懈。
- 影响: 拥有成长型思维的人,学习能力更强,更有韧性,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系统性思维
不孤立地看待问题,而是将问题看作一个由多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元素组成的系统,你关注的是元素之间的关系和动态反馈,而不是单个事件。
- 线性思维(反面例子): “公司利润下降,所以我们要裁员降本。” → 可能导致士气低落,人才流失,未来创新能力下降,最终利润进一步恶化。
- 系统性思维: “公司利润下降,是市场需求、产品质量、营销策略、员工士气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该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不是产品质量问题导致客户流失,进而影响营销效果?我们应该从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客户服务、激励员工等系统性角度入手,解决根本问题。”
- 应用: 用于理解商业生态、社会问题、个人习惯等复杂系统。
批判性思维
对信息、观点和论断进行主动、审慎的分析、评估和质疑,而不是全盘接受,它要求你保持客观,识别逻辑谬误,区分事实与观点。
- 关键能力:
- 识别偏见: 识别信息中可能存在的个人或组织偏见。
- 评估证据: 判断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性和相关性。
- 逻辑推理: 检查论证过程是否合乎逻辑。
- 多角度思考: 主动寻找和考虑不同的观点。
- 例子: 在看到一篇“震惊体”的健康文章时,会去查证信息来源,看看是否有同行评议的研究支持,而不是立即相信并转发。
长期主义
在做决策时,优先考虑那些能够带来长期、持久价值的事情,而不是追求眼前的、短期的利益。
- 短期主义: 为了本季度的财报好看,削减研发投入,放弃品牌建设。
- 长期主义: 持续投入研发,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培养核心人才,这些投入短期内可能看不到回报,但长期来看会构筑起坚不可摧的护城河。
- 代表: 杰夫·贝佐斯强调“长期价值”,而非“短期华尔街的预期”。
组织核心思维
组织核心思维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整个组织的“性格”和“行为模式”。
客户中心思维
组织的所有决策和行动都围绕着为客户创造价值展开。
- 表现:
- 产品经理深入一线,理解用户痛点。
- 公司流程设计优先考虑用户体验。
- 员工被授权可以为了解决客户问题而打破常规。
- 反面: 内部流程导向,为了方便自己管理而让客户麻烦。
数据驱动思维
依赖数据和分析来做决策,而不是凭直觉、经验或“拍脑袋”。
- 表现:
- A/B测试是产品迭代的常规操作。
- 重要决策有明确的数据报告和假设验证。
- 组织内推崇“用数据说话”的文化。
- 反面: “我觉得这个功能用户会喜欢”,但没有数据支撑。
创新思维
鼓励探索、容忍失败,持续寻求新的方法和可能性。
- 表现:
- 设立专门的创新部门或孵化器。
- 对失败的项目进行复盘,总结经验,而非惩罚。
- 奖励提出颠覆性想法的员工。
- 反面: “我们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害怕变化和风险。
拥抱变化思维
将变化视为常态和机遇,而不是威胁,组织具备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 表现:
- 组织架构扁平化,决策链条短,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 鼓励员工学习新技能,拥抱新技术。
- 定期进行战略复盘,随时调整方向。
- 反面: 僵化的科层制,对新趋势反应迟钝。
如何构建和优化你的核心思维?
- 自我觉察: 首先要意识到你当前的思维模式是什么,你做决策时,是基于经验、直觉,还是数据?你面对挑战时,是逃避还是迎难而上?
- 刻意练习: 选择一种你希望拥有的核心思维(如第一性原理),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应用它,分析一个社会新闻时,尝试用第一性原理去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评论。
- 广泛学习: 阅读、交流、旅行,接触不同的领域和观点,这能打破你固有的思维框架,为你提供新的思考工具。
- 建立反馈循环: 请信任的朋友或导师对你的思维方式提出反馈,将你的思考结果付诸实践,并根据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核心思维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需要终身打磨和进化的“操作系统”,一个强大的核心思维,能让你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看得更清,走得更稳,也走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