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企业管理硕士好考的大学有哪些?非全日制好考吗?

在选择企业管理专业的研究生院校时,“好考”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与院校层次、招生人数、报录比、考试科目难度等因素相关,对于基础一般或追求上岸概率的考生,可优先考虑学科实力较强但竞争相对缓和的院校,或部分地理位置非核心城市但专业特色突出的高校,以下从院校类型、考试难度及备考建议三方面展开分析,帮助考生更精准定位。

企业管理硕士好考的大学有哪些?非全日制好考吗?-图1

院校类型与考试难度特点

企业管理专业硕士通常分为学术型硕士(如企业管理学硕)和专业型硕士(如MBA、MEM等),不同类型的院校考试难度差异显著,从“好考”角度,可重点关注以下几类院校:

地方重点院校

这类院校(如各省属重点大学)学科实力尚可,但受地域限制,报考热度低于985/211高校。

  • 东北财经大学:原财政部直属高校,会计学、企业管理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但在南方地区知名度较低,部分年份学硕复试线为国家线,招生人数较多(约20-30人/年),专业课难度适中,参考书目为《管理学》(罗宾斯版),适合跨专业考生。
  • 河北工业大学(211,位于天津):作为211中地域较弱的院校,企业管理专业报录比常维持在5:1左右,复试线多为国家线,考试科目为英语一、数学三、管理学原理,专业课考察基础,计算题和简答题占比高,适合基础中等、追求211院校背景的考生。

特色行业类院校

部分院校在特定行业领域(如农业、林业、地矿等)实力突出,但企业管理专业并非其最热门方向,竞争压力较小。

  • 北京林业大学(211):企业管理专业依托农林经济管理学科,招生规模稳定(约15人/年),复试线常为国家线,专业课为《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版),题型以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为主,不涉及复杂计算,适合文科背景或数学基础薄弱的考生。
  • 南京农业大学(211):企业管理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属优势学科,但受行业属性影响,报考人数较少,近三年报录比约4:1,考试难度低于同层次综合类院校,复试注重实践能力,有相关实习经历者更具优势。

部分西部或新晋双一流院校

西部地区院校(如云南大学、新疆大学)或新晋双一流高校,因地理位置或知名度原因,报考热度较低,且部分院校有调剂名额,上岸概率较高。

  • 云南大学(双一流):企业管理学硕招生人数约20人/年,复试线常为国家线,专业课为《管理学》(周三多版),考试范围明确,历年真题重复率较高,适合求稳考生。
  • 山西大学(双一流):作为山西省属重点高校,企业管理专业报录比稳定在6:1左右,专业课不考数学,考管理学与西方经济学,适合数学基础较差的考生,但需注意专业课分值占比高,需重点复习。

考试难度对比分析(以部分院校为例)

为更直观展示不同院校的考试难度,以下从招生人数、报录比、复试线及考试科目四方面对比:

院校名称 招生人数(人/年) 报录比 复试线(分) 考试科目(专业课) 特点
东北财经大学 25-30 6:1 国家线(约355) 管理学(罗宾斯版) 学科实力强,地域影响热度
河北工业大学 15-20 5:1 国家线(约350) 管理学原理+数学三 211院校,考试难度中等
北京林业大学 10-15 4:1 国家线(约345) 管理学原理(周三多版) 不考数学,适合文科生
云南大学 15-20 3:1 国家线(约350)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 真题重复率高,易备考
南京农业大学 10-15 4:1 国家线(约355)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 行业特色强,复试看重实践

备考建议

  1. 明确目标定位:若以“上岸”为核心,优先选择招生人数≥20人、报录比≤6:1、复试线为国家线的院校;若兼顾院校层次,可考虑211中地域较弱的院校(如河北工业大学、内蒙古大学)。
  2. 专业课针对性复习:多数院校专业课以《管理学原理》为核心,建议以目标院校指定书目为主,结合历年真题梳理高频考点(如决策、组织文化、激励理论等),部分院校(如东北财)注重案例题分析,需多练习实际应用。
  3. 公共课平衡:若院校不考数学(如北京林业大学),需将时间分配给英语和专业课,英语重点攻克阅读和写作;若考数学三,需提前3-4个月开始复习,重点掌握高数、线代的公式与解题技巧。

相关问答FAQs

Q1:企业管理专业考研,学硕和专硕(MBA)哪个更好考?
A:学硕(如企业管理学硕)通常考英语一、数学三,学制3年,学费较低(8000-10000元/年),适合应届生或计划读博的考生;专硕(MBA)考英语二、199管理类联考(含数学、逻辑、写作),学制2-3年,学费较高(5万-30万不等),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从考试难度看,MBA联考数学难度低于数学三,但竞争集中在复试的背景与面试表现,应届生更适合报考学硕。

Q2:跨专业考企业管理,需要提前准备哪些内容?
A:跨专业考生需重点补足管理学基础知识,建议提前阅读《管理学》(罗宾斯/周三多版)、《组织行为学》等教材,掌握核心理论(如马斯洛需求层次、波特五力模型等);若目标院校考数学,需系统复习高数、线代、概率论;同时关注企业案例(如华为、阿里巴巴的管理模式),提升案例分析能力,复试中易被问到跨专业动机及知识储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