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国考行测答案

科菲 国考专题 21

2016年国考行测答案解析与时政解读

2016年国考行测答案-第1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试卷涵盖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个部分,以下是对部分真题答案的详细解析,并结合时政进行解答。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

1、“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

正确答案:D

解析: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这一说法体现了党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2、“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体现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哪项要求

正确答案:D

解析:“权责法定”要求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职责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超越法定权限行使权力,这一原则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保障公民权利、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国考行测答案-第2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3、关于我国农业国情的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C

解析:“湖广熟,天下足”是对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作为重要商品粮产区的赞誉,而非特指江汉平原,这一说法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背景和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4、俗语描述的现象与经济学名词对应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A

解析:“覆水难收”指的是已经付出的成本无法收回,应对应的是沉没成本,而非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5、历史人物与其擅长领域对应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B

解析:郦道元是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其著作《水经注》是古代中国地理名著,而非经济学家,B项中的对应关系是错误的。

6、历史人物与其著名言论对应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D

解析:“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是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时提出的著名论断,而非曾国藩所言。

7、“乐以天下,忧以天下”与哪一观点属于同一学派

正确答案:C

解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与题干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均体现了儒家学派的民本思想和治国理念。

8、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作品是

正确答案:A

解析:《辛德勒名单》是以二战为题材的影片,再现了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二战期间保护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真实历史事件。

9、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

正确答案:B

解析:整改郊区水泥厂和造纸厂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市区车辆限号行驶和改善郊区植被环境则能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来看,B项措施更为全面有效。

10、图中①处最适合建

正确答案:D

解析:自来水厂需要清洁的水源,通常建在河流的上游区域以保证水质,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判断,①处最适合建设自来水厂。

11、京沪铁路没有经过的名胜所在省份

正确答案:A

解析:景德镇位于江西省,而京沪铁路并未经过江西省,蓬莱阁风景区位于山东烟台,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黄山,这些地方均在京沪铁路沿线或附近。

12、可能发生的情形

正确答案:C

解析: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诞生于1906年,而美苏冷战时期为1947年到1991年,在冷战时期苏联某地电影院放映彩色电影是可能的情形。

13、关于恐龙的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A

解析:恐龙主要活跃在中生代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这是古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常识。

14、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B

解析:阴影部分代表的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且在人体中也含有,但其单质并不能燃烧,B项说法错误。

15、导体及其导电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C

解析:石墨导电是因为其层状结构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而不是因为含有碳元素本身,C项说法错误。

第二部分:时政解读

2016年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和发展动态,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结合时政对部分真题的解读: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深化

-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党中央继续深化“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指明了方向。

2、法治政府建设的推进

-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成为重要任务,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权责法定等原则的提出和落实,体现了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决心和行动。

3、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预演

- 尽管2016年尚未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题中提到的农业国情反映了当时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挑战,也为后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背景和参考。

4、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转型升级

- 2016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任务的提出和实施,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这与题中经济学名词和现象的理解密切相关。

5、文化自信与传统文化传承

-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信和文化传承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题中提到的历史人物和作品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6、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

-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题中关于空气质量改善、生态保护等问题的关注和探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和对绿色发展的追求。

2016年国考行测真题不仅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应试能力,还通过时政解读的方式检验了考生对国家发展动态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理解,希望本文的解析和时政解读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为未来的学习和考试提供参考和借鉴。

标签: 2016年 国考 行测答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