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

科菲 国考专题 24

一、注意事项

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第1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退休职工满师傅与回民社区:介绍了退休职工满师傅对清真寺和牛街的喜爱,以及牛街的改造给居民带来的便利和新变化,牛街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各项设施完备,还是白猿通臂拳的诞生地,该拳术已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

2、乡村放映员王其伟:讲述了乡村放映员王其伟多年来为家乡农民放映电影,行程达25万公里,放映近万场的事迹,他不仅丰富了乡亲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通过播放农业科技影片帮助村民解决实际问题,如帮助姜家村果农提高苹果产量,帮助和尚庄村村民掌握养猪技术等,深受村民尊敬和爱戴。

3、菜市文化管理部门座谈会:大学生村官A分享了创办“农家书屋”的经验,通过购买图书、筹集资金、添置设施、动员群众读书等措施,使农家书屋成为村里的一大亮点;大学生村官B则介绍了重新布置文化站、制定管理制度、开放文化站的做法,提高了文化站的利用率;社区工作者C提到社区街道文化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自己的解决思路,如根据居民时间特点开展活动等。

三、作答要求

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第2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1、注意事项:构成作答要求的一部分,同上文注意事项1-5。

2、给定资料:提供了作答所需的信息和背景材料,同上文给定资料1-3。

四、题目及答案

1、第一题

题目: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

答案:材料一启示我们尊重、保护民俗,结合基层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文化惠民工程;材料二启示我们要普及大众文化,将宏大的民族文化用平常方式推广;材料三启示我们要保存传统节日文化。

2、第二题

题目:根据“给定资料3”,就如何借助民间力量,加强对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传统教育提出对策建议。

答案:材料三中主要发挥的是民间组织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谈:一是要充分利用民间力量和资源,引导和鼓励他们参与文化建设;二是要培养和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三是要加强对民间组织的管理和引导,确保其健康有序发展。

3、第三题

题目:根据“给定资料1”,简要概括北京市南城牛街地区实施危改工程前后的可喜变化。

答案:实施危改工程前,牛街地区街巷狭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低矮破旧的危房连街成片,人均住房面积只有5.1平方米,实施危改工程后,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新房有了浴室;牛街具有了浓郁的民族风情,住宅装饰采用穆斯林习用的黄色加绿边;牛街清真寺周围环境焕然一新,出现了万米绿地,道路拓宽;街道两侧分布着商住房,经营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还有多家回民老字号餐馆和小吃店;晚上处处灯火辉煌,流光溢彩。

4、第四题

题目:“给定资料2”中的文章作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见解。

答案:这一说法非常正确,长城、故宫只是古老文明留下的躯壳,失去了实用性,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着的文化,集中体现着古老东方文化的独特、优美与神秘,表明着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伴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流失的危险,因此我们更要重视和保护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国考《申论》真题(地市级)围绕基层文化建设展开,通过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及四道题目全面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提出对策能力和综合论证能力。

标签: 2013年 国考 申论真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