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天水师范今年录取新生人数是多少?

天水师范学院作为甘肃省重点建设的本科院校之一,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近年来在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上均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根据学校近年公开招生数据显示,天水师范学院的录取新生人数整体呈现平稳趋势,具体规模受年度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及政策调整等多重因素影响,以2023年为例,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安排本科招生计划共计4500人,其中甘肃省内招生占比约65%,省外招生覆盖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最终实际录取新生约4480人,录取率保持在较高水平,生源质量稳步提升,从历年数据对比来看,2020年至2022年学校录取新生人数分别为4200人、4350人、4420人,年均增长率约2.5%,反映出学校在保持办学规模适度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

天水师范今年录取新生人数是多少?-图1

从招生结构分析,天水师范学院的录取新生涵盖普通本科、地方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专升本等多个类别,其中普通本科是主体,占比超过90%,具体到学科专业分布,师范类专业录取人数占总数的55%左右,包括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小学教育等传统优势专业;非师范类专业则以应用型学科为主,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视觉传达设计等,近年来报考热度持续上升,录取人数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2023年的45%,体现了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成效,学校还面向甘肃省“乡村振兴专项”计划招收农村学生,每年录取约200人,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从生源质量来看,天水师范学院录取新生的高考成绩逐年提高,甘肃省内文史类录取最低分连续三年超过二本线30分以上,理工类超过25分;省外生源中,在陕西、四川、宁夏等省份的录取线已接近或达到一本线水平,学校在录取过程中严格执行“阳光招生”政策,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对于特殊类型考生,如体育艺术类专业,学校在专业校考合格的基础上,按文化课与专业课综合成绩从高到低录取,2023年体育教育专业录取新生120人,音乐学、美术学等专业录取新生280人,专业素养和文化素养均达到较高标准。

从培养规模与教育资源匹配度来看,天水师范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5万人,生师比约为17:1,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学校现有68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为新生提供了多元化的专业选择空间,近年来,学校持续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资金建设智慧教室、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2023年新增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5个,这些举措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录取新生后的培养环节,学校实施“新生导师制”,为每位新生配备学业导师,指导其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同时通过“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入学后有更多了解专业的时间,提高专业选择的满意度。

从区域教育贡献角度看,天水师范学院作为陇东南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为甘肃省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量合格毕业生,据统计,学校毕业生中约70%选择在甘肃省内就业,其中基础教育领域占比超过50%,为缓解甘肃省农村地区教师短缺问题做出了积极贡献,2023年录取的新生中,农村户籍学生占比达62%,这些学生毕业后多数选择回到家乡就业或创业,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服务地方”的良性循环,学校还通过“专升本”招生计划,每年录取专科升本科新生约500人,为专科学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助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展望未来,天水师范学院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招生专业结构,适度扩大理工类、新兴交叉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同时严格控制师范类专业招生数量,提升培养质量,根据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将控制在1.8万人以内,录取新生人数将保持在每年4500人左右,其中省外生源比例力争达到30%,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通过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和特色优势,天水师范学院将为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为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的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相关问答FAQs

  1. 问:天水师范学院2023年录取新生中,师范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比例是多少?
    答:2023年天水师范学院录取新生中,师范类专业占比约55%,非师范类专业占比约45%,师范类专业主要包括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等传统优势专业,非师范类专业则以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等应用型学科为主,近年来报考热度持续上升,体现了学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成效。

  2. 问:天水师范学院对农村户籍学生的招生政策有哪些倾斜?
    答:天水师范学院面向甘肃省“乡村振兴专项”计划招收农村学生,每年录取约200人,同时录取新生中农村户籍学生占比达62%,学校在学费减免、助学金发放、就业帮扶等方面对农村学生给予倾斜,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还通过“公费师范生”培养项目,为农村地区定向培养合格教师,毕业后安排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