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领域

1、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仍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创新驱动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在绿色发展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等都可能成为考点,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既体现了创新驱动,又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相关政策措施、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都可能出现在题目中。
2、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当前经济形势下的重要战略,考生需要了解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和关键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措施促进双循环的良性互动,像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不断优化贸易结构,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这些都有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关的政策意义、实施效果等可能会被考查。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端入手,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考试可能会涉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举措,如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任务的推进情况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应用。
二、政治领域
1、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在考试中,可能会考查党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及如何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包括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
2、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这一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考生需要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内涵、特点和实践要求,以及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协商民主等制度的运行和发展。
3、法治政府建设: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对于法治政府建设,可能会考查政府依法行政的原则、要求和具体措施,以及如何通过法治手段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水平,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三、社会领域
1、民生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国考的常考内容,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政策措施、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等都可能成为考点,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就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进行集体学习,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2、社会治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考试可能会涉及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相关内容,如社区治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等,以及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四、文化领域

1、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考生需要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以及如何在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我国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举措和成就,以及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意义和影响。
2、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考试可能会考查如何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管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
五、生态领域
1、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考生需要掌握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成效,以及如何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碳达峰碳中和: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我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考试可能会涉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主要途径和具体措施,以及在这一目标下能源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六、科技创新领域
1、科技自立自强: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考试可能会考查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进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和实践成果,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生态环境,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2、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考生需要了解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主要领域和应用场景,以及我国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方面的发展举措和取得的成就,同时关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安全和伦理问题。
七、外交领域
1、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涵之一,反映了人类社会共同价值追求,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考试可能会考查这一理念的提出背景、主要内容和实践意义,以及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如何积极倡导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多边主义与国际合作: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考生需要了解我国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的多边合作机制和项目,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和实施等。
2025年国考地市级考试将紧密围绕国内外时政热点展开,涵盖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领域,全面考查考生的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密切关注时事动态,认真备考,争取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标签: 国考 地市考点 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