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国考,这场考试有何独特之处?

科菲 国考专题 27
青国考,这场考试有何独特之处?-第1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多个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势,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考试内容上,也深刻反映了对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更高要求,以下是对2025年国考变化的详细分析:

一、申论考试的变化

1、材料与问题的对应性:2025年国考副省级申论试卷的给定材料共4则,共计7900多字,比2024年的5则材料字数多出500多字,尽管材料篇幅与字数增加不多,但在材料与问题的对应性上发生了变化,前四个小题问题与材料一一对应,但作文无直接对应材料,需要考生把握全篇材料,这增加了作文的作答难度。

2、考查侧重点的不同:2025年国考申论在题型分布上有所调整,归纳概括题量有所下降,且呈现题型混合考查的趋势,副省级申论试卷中第一题既涉及内涵又涉及做法两个要素,这是以往综合分析题中常见的考查内容,现在出现在了概括题中。

3、应用文写作的变化:应用文写作在情境上有所创新,文种也发生了转变,如省部级申论试卷中的应用文写作题要求为粮仓计划在园区入口处设立的宣传展板拟写一篇文稿,宣传介绍粮仓的“前世今生”,这种特定的情境设置,增加了题目的新意和难度。

4、大作文主题与难度:2025年国考副省级申论大作文的主题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变事物劣势为优势”,这一主题更侧重于哲学原理类,且没有指定某一则材料,需要考生结合对全篇材料的把握,并联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难度相对较大。

二、行测考试的变化

1、政治理论模块的加入:2025年国考行测中,政治理论作为独立的一部分出现,题量创历史新高,副省级、市地级和行政执法类三套试题中,政治理论题目数量均为20题,考查难度相近,这一变化体现了对考生政治素养的高度重视。

2、常识判断题量与内容的调整:由于政治理论模块的加入,常识判断的题量从往年的20题减少为15题,但政治理论之外的题量反而增加,要求考生掌握的常识范围更广,包括政治、经济、新法、历史人文、科技地理等多个领域。

3、言语理解与表达题量的变化:2025年国考卷行测言语理解题型考查基本稳定,但题量相比去年减少了10题,共考查30题,选词类考查15题,仍然占据言语题目的一半江山。

青国考,这场考试有何独特之处?-第2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4、数量关系和判断推理题量的变化:2025年国考行测副省级试卷数量关系依旧是15题,其他试卷是10题,判断推理部分以地市级试卷为例,总题量考查35道题,比往年减少了5道,图形推理、定义判断和逻辑判断的题量与往年持平,均为10道题;类比推理由往年的10道题变为5道题。

2025年国考《申论》真题(地市级)第四题:假如你是清溪县刘村的文化惠民工程专员,请根据“给定资料4”谈谈清溪县刘村的文化惠民工程有哪些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清溪县刘村的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多种方式,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的文化素养。

1、基础设施完善:刘村投入资金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了图书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等设施,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场所。

2、文化活动多样:定期举办文艺演出、电影放映、书画展览等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村民的文化需求,还邀请民间艺人进行传统手工艺展示,传承和弘扬了地方文化。

3、数字文化服务:利用互联网技术,开通了“刘村文化在线”平台,提供在线阅读、远程教育、文化预约等服务,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

4、文化志愿者队伍:组建了一支由村民组成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他们参与文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为村民提供文化辅导和服务,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5、特色文化产业:结合刘村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通过举办农耕文化节、民俗体验活动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清溪县刘村的文化惠民工程以其完善的基础设施、多样的文化活动、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积极的文化志愿者队伍以及特色文化产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标签: 青国考 独特之处 考试特点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