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高职贯通教育是一种衔接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连贯、系统的教育路径,以下从多个方面对上海中高职贯通进行详细分析:
1、政策背景
-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政策,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上海市职业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推动上海中高职贯通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2、培养模式
一体化设计:以专业为纽带,形成高职强牵引、中职强基础,中高职院校协同联动的紧密型联合体培养模式,各职业院校围绕上海重点产业发展,在培养周期长、技能要求高的专业领域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
课程衔接:中高职院校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结构体系;部分试点专业按照教委要求制定课程标准,在教学及考核过程中渗入职业特性;同时结合各自优势及专业特色开发适用的课程教材。
3、实施效果
管理体制:建立了相对成熟有效的联动制度,无论是一体化办学的中高职院校还是同一职教集团内部的中高职院校,都已建立并逐步完善试点工作的协调机制,打破了中高职教育间的壁垒。

招生情况:中高职贯通培养试点专业考生报名踊跃,录取分数较高,招生规模逐年递增,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对学生和家长的吸引力,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与影响力。
人才培养:为上海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骨干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了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面临挑战
制度和管理问题: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利益诉求不完全一致,中职学生的升学诉求与职业院校的入学标准存在差异,学生希望获得符合个人发展的诉求与职业生涯发展指导缺失存在矛盾。
课程衔接问题:中高职的课程体系难以对接,课程内容严重重复,课程评价缺乏科学性。
招生问题:招生规模的扩张带来生源质量下降的问题,学生文化基础差异增大,教学难度随之增大,且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总体不足,长学制与学生学习热情维持存在矛盾。
5、未来展望
-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中高职贯通教育的通知》,到2025年,以紧密型联合体形式推进的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基本成型,原则上所有中高职贯通培养均在联合体内开展。
上海中高职贯通教育在政策支持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加强院校合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标签: 上海 中高职贯通 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