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培养手册是指导和记录研究生学习与研究活动的重要文件,它涵盖了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学习、科研实践、学术交流、论文撰写等,正确填写研究生培养手册对于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如何详细填写研究生培养手册的一些指导建议:
一、基本信息填写
1、个人信息:填写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2、学籍信息:包括学号、专业、研究方向、入学时间、预计毕业时间等。
3、导师信息:填写导师姓名、职称、联系方式等,以及第二导师(如有)的信息。
二、课程学习计划
1、必修课与选修课: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列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名称、学分、考核方式等。
2、课程进度安排:制定每学期的课程学习计划,包括课程名称、上课时间、地点等。
学期 | 课程名称 | 学分 | 考核方式 |
第一学期 | 高级微积分 | 3 | 考试 |
第二学期 | 量子力学 | 4 | 考试+作业 |
... | ... | ... | ... |
三、科研与实践活动
1、科研项目:参与的科研项目名称、项目来源、起止时间、承担角色等。
2、实践活动:包括实验操作、实习经历、学术会议参与等,记录活动内容、时间、成果等。

3、学术论文:发表或撰写中的学术论文题目、期刊/会议名称、投稿状态等。
四、学术成果与获奖情况
1、发表论文:论文题目、作者排名、发表期刊/会议、发表时间等。
2、科研成果:如专利授权、软件著作权等,记录成果名称、类型、授权时间等。
3、获奖情况:获得的奖学金、竞赛奖项等,注明奖项名称、级别、获奖时间。
五、学位论文工作
1、论文题目:确定学位论文的题目及研究方向。
2、指导教师意见:定期记录导师对论文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进展情况的评价。
3、论文完成进度:按阶段记录论文的撰写进度,包括文献综述、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论文初稿完成等关键节点。
4、论文答辩准备:准备论文答辩所需的材料,如PPT制作、模拟答辩等。
六、其他事项
1、请假记录:如需请假,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并记录请假时间、原因等。
2、奖惩情况:记录在校期间受到的表彰、奖励或违纪处分等情况。
3、个人总结:每学期末或学年末,撰写个人学习总结,反思学习成果与不足,规划下一阶段的目标。
相关问答FAQs
Q1: 如果科研项目中途变更,应该如何在手册中记录?
A1: 如果科研项目发生变更,应在手册中及时更新项目信息,包括新的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变更原因及时间等,对于原项目的相关工作进展和成果也应继续记录,直至项目正式结束或交接完毕。
Q2: 学位论文题目确定后是否可以更改?如果可以,应该如何操作?
A2: 学位论文题目在确定后原则上不应随意更改,但因研究需要确需更改的,应按照学校和学院的相关规定办理题目变更手续,通常需要提交题目变更申请表,说明变更原因及新题目的研究方向,经导师同意并报学院审批后,方可在手册中更新论文题目信息。
小编有话说:
填写研究生培养手册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一种记录和管理,更是对自己学术生涯的一次回顾和总结,希望每位研究生都能认真对待手册的填写工作,通过细致入微的记录,不仅能够清晰地展现自己的成长轨迹,还能为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每一次的填写都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未来的投资,加油,研究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