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研究生招生数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一年的招生情况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和趋势,以下是对2019年研究生招生数量的详细分析:
招生数量大幅增长
报名人数创新高: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290万人,比2018年增加了52万人,增幅达到21.8%,成为近十余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
招生规模扩大:随着研究生教育的不断发展,各高校纷纷扩大了研究生招生规模,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研究生招生人数突破了80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72.2万,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为8.4万。
专业学位硕士成为主体
报考人数超过学术型硕士:由于社会各界对专业学位硕士的认可度提高,以及考生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需求增加,报考专业学位硕士的考生比例超过了学术型硕士,以湖北省和河北省为例,从2017年到2019年,专业学位硕士的报考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术型硕士。
招生政策倾斜:教育部在招生名额上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有所倾斜,鼓励高校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满足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推免比例扩大
推免生数量增加:“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推免比例继续放大,部分高校甚至超过了半数,据统计,“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招生占全国硕士招生比例约60%。
推免生源竞争激烈:名校推免生源中,普通高校学生占比低,大部分推免生来自“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同高校之间的推免率差异明显,推免竞争日益激烈。
非全日制招生面临挑战
生源不足:非全日制招生纳入统考以来,很多高校一直面临生源不足问题,部分高校的非全日制专业录取人数远远超过上线人数,说明招生基本上靠调剂来完成。

社会认可度有待提高:尽管国家规定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具有相同法律地位,但目前多数事业单位的招聘要求为全日制研究生,导致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影响了其招生情况。
往届生读研比例上升
往届生占比增加:随着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以及往届生对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需求增加,往届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据统计,2019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达834万人,其中三成人以上都面临着考研的选择。
往届生优势明显:往届生相比应届生,更熟悉考研的流程,回答问题尤其是复试时更有经验,态度更沉稳;复习时会抓住重点、省时高效;具有丰富的人脉和资源;目标和决心更加明确。
地区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考研人数激增:江苏省一直是考研大省,从2015年的10.4万人增长到2019年的21.2万人,5年间考研人数翻了一番还多,同样考研人数近几年翻番的还有四川省、广东省、福建省等多个省份。
北京等城市报考热度高:作为教育资源丰富的一线城市,北京一直是考生报考学校的热门城市之一,2019年全国共有38.3万人报考北京招生单位(不含推免考生),较2018年增长18.7%。
热门专业集中
管理类专业受青睐:从报考专业分布来看,工商管理、法律硕士(非法学)、金融、会计、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工程管理、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等专业报考人数居前十位。
专业选择与就业相关:考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就业前景好、薪资待遇高的专业,这也反映了当前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趋势。
就业压力是主要动机
提高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考生读研的首要动机依然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消费升级的背景下,考生对于提升自我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缓解就业压力: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考研成为了很多毕业生延缓就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未来展望
持续扩招趋势: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规划的影响下,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仍将继续扩大。
质量与特色并重: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将更加注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与特色,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改革与创新不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将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进分类考试、完善推免制度、加强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等。
标签: 研究生 招生数量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