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人民日报强调底线思维,究竟要守住哪些底线?

底线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各项工作中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机关报,多次强调底线思维的重要性,为我们在复杂形势下做好各项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导。

人民日报强调底线思维,究竟要守住哪些底线?-图1

底线思维不是消极保守,而是积极防御,它要求我们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进行充分预判,对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提前谋划,制定周全的应对预案,正如人民日报所指出,底线思维是“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保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少风险挑战,只有坚持底线思维,才能在各种重大考验面前站稳脚跟,稳步推进各项事业。

底线思维的核心是“守底线”,即守住发展的底线、安全的底线、民生的底线等,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但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以透支未来为代价,安全是发展的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稳定的发展环境,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保障基本民生和社会稳定。

坚持底线思维,要增强忧患意识,树立风险意识,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越是接近宏伟目标,越是面对复杂形势,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要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把握本质,从各种苗头性问题中发现趋势,从偶然性中揭示必然性,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人民日报强调,“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我们要把风险想得更全面一些,把挑战看得更严峻一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做到有备无患。

坚持底线思维,要提高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防范化解风险,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手段,要加强学习,深入研究各类风险发生演变的规律,提高风险研判的精准性,要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风险的监测预警、分析研判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各领域重大风险,在经济发展中,要加强对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在社会治理中,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底线思维,要强化责任担当,狠抓工作落实,底线思维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担当,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底线思维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搞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解决问题,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要立行立改、彻底整改,要加强作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真抓实干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切实守住守好各项底线。

以下是底线思维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示例:

领域 应用措施
经济发展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粮食安全、能源安全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
社会治理 守住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底线;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生态环保 守住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底线;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对外开放 守住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底线;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加强国际合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底线思维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是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事业发展的科学指引,我们要深刻领会人民日报的重要论述,增强底线思维,提高风险防范化解能力,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理解底线思维与积极作为的关系?
解答:底线思维与积极作为是辩证统一的,底线思维强调“守底线”,要求我们从最坏处着眼、做最充分的准备,这是防范风险、确保工作不出偏差的“安全阀”;积极作为强调“求突破”,要求我们抓住机遇、勇于创新,这是推动发展、实现目标任务的“发动机”,坚持底线思维不是不作为、慢作为,而是在守住底线的前提下积极作为,以底线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做到“在守住底线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筑牢底线”,在推动科技创新时,既要敢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积极作为),也要加强科研伦理和安全风险防控(守住底线),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问题2:在基层工作中如何践行底线思维?
解答: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践行底线思维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筑牢民生底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如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建立健全民生保障机制,确保基本民生兜住兜牢;二是守住安全底线,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矛盾纠纷排查、疫情防控等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处置,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事件;三是严守纪律底线,基层干部要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廉洁自律,不碰红线、不越底线,以过硬作风赢得群众信任,通过将底线思维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大局的稳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