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领域,无论是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与学生交流,还是教育工作者进行演讲、开展培训等,拥有好听的声音都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还能更有效地传达信息,增强沟通效果,怎么说话声音才能好听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发声基础训练
1、呼吸控制
腹式呼吸法:这是让声音沉稳有力的基础,找一张舒适的椅子坐下,双脚平放在地面,放松身体,将一只手放在胸部,另一只手放在腹部,用鼻子慢慢吸气,此时胸部应尽量保持不动,而腹部像气球一样慢慢鼓起,用嘴巴缓缓呼气,感受腹部逐渐收缩,你可以想象自己在吹灭蜡烛,气息均匀且缓慢地呼出,每次练习 5 - 10 分钟,每天进行 2 - 3 组。
深呼吸练习:站立或坐直,双脚与肩同宽,深深吸气,使腹部和胸部充分扩张,感觉气息充满整个肺部,然后缓慢而完全地呼气,将体内的浊气全部排出,重复这个过程,每次练习 10 - 15 次为一组,每天进行 3 - 5 组,这种深呼吸可以增加氧气供应,使声音更加饱满、洪亮。
2、共鸣运用
胸腔共鸣:可以通过发“嗯”的音来感受胸腔共鸣,把手放在胸部,发出低沉、浑厚的“嗯”声,感受胸部的震动,在说话时,适当运用胸腔共鸣可以让声音更有深度和磁性,在讲述一些严肃的历史故事或进行励志演讲时,加强胸腔共鸣能增强话语的感染力。
口腔共鸣:张大嘴巴,像一个圆形,发“啊”的长音,感受口腔的打开和共鸣,说话时保持口腔适度张开,舌头自然放平,这样能使声音更加清晰明亮,在日常教学中,老师运用好口腔共鸣,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听到讲解内容。
头腔共鸣:通过发“哼”的音来找头腔共鸣的感觉,闭上眼睛,轻轻发出“哼”的声音,感受眉心处的轻微震动,在一些情感表达较为强烈的朗诵或演讲中,适当加入头腔共鸣可以使声音更具穿透力和表现力。
二、语音语调的优化

1、清晰的发音
咬字准确:每个字的发音都要清晰、完整。“是(shì)”不能读成“sì”,“支持(chí)”不能读成“cí”,可以通过朗读一些绕口令来提高咬字的准确性,如“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
避免吞音、连读不当:注意不要将一些音节随意吞掉或错误连读,我想去”(wǒ xiǎng qù),不能读成“wǒ xiangqù”,在说话前可以先在心里默默组织一下语言,确保发音正确。
2、语调的变化
陈述句:一般用降调,如“今天天气很好。”语调平稳下降,给人一种陈述事实的感觉。
疑问句:通常用升调,如“你吃饭了吗?”语调上升,表现出询问的语气。
感叹句:根据情感强度不同,语调先上升后下降或一直上升,太棒了!”语调先升后降,突出惊叹的情感;“真是太厉害了呀!”语调一直上升,强化赞叹之情,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灵活运用语调变化,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
三、语速和节奏的把握
1、语速适中
- 正常的语速大约是每分钟 120 - 180 字左右,但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受众进行调整,如果是给小学生讲解简单的知识,语速可以适当放慢,每分钟 100 - 120 字左右,以便他们更好地理解;而在进行成人的培训讲座时,如果内容比较熟悉且简单,语速可以稍快一些,达到每分钟 150 - 180 字左右。
2、节奏有序
- 避免一直匀速说话,要有轻重缓急之分,比如在强调重点内容时,可以放慢语速、加重语气;在过渡性的话语上,可以适当加快速度,例如在讲解数学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关键的步骤和原理要慢慢讲、细细讲,而在回顾之前已经学过的简单概念时,就可以快速带过,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停顿来调整节奏,比如在提出一个问题后,稍作停顿,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
四、情感的融入
1、情感:在说话之前,要先深入理解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所蕴含的情感,比如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自己首先要被故事中的情感所打动,这样才能在讲述时将情感传递给听众。
2、真情实感表达:不要为了追求声音好听而刻意模仿某种情感表达方式,要发自内心地去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让听众感受到你的真诚,当你表扬学生时,要带着由衷的喜悦和鼓励;当批评学生时,也要有关心和期望在其中。
五、日常习惯的培养
1、多喝水:保持喉咙湿润可以使声音更加圆润、清晰,每天至少喝 1500 - 2000 毫升的水,避免喝过多的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料,以免损伤声带。
2、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喊叫或过度用嗓,如果需要长时间说话,每隔一段时间要休息一下嗓子,比如每说 40 - 50 分钟,就休息 10 - 15 分钟,在休息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喉咙放松运动,如吞咽口水、转动脖子等。
3、健康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 C、B 族的食物,如橙子、柠檬、全麦面包等,有助于维持声带的健康,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以免刺激喉咙和声带。
相关问答FAQs
问题一:如果天生声音比较沙哑,还能通过训练让声音变得好听吗?
答:虽然天生声音沙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声效果,但通过科学的发声训练仍然可以改善声音的质量,比如加强呼吸控制、运用共鸣等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的不足,而且每个人的声音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是要学会发挥自己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声方式和表达风格。
问题二:如何在短时间内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舒服一些?
答:首先可以调整呼吸,做几次深呼吸让身体和喉咙放松下来,然后稍微放慢语速,注意发音的清晰和语调的自然,保持良好的姿势也有助于声音的顺畅发出,避免弯腰驼背或者低头等不良姿势对气息和发声造成影响,可以在说话前喝点温水润润喉咙。
小编有话说
拥有好听的声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只要我们用心去关注自己的发声方式,坚持进行训练,并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一定能够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加动听,从而在教育领域中更好地与学生和同事进行沟通交流,提升教育教学的效果。
标签: 声音训练 发声技巧 语音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