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山西各大学录取率具体是多少?各校各专业差异大吗?

山西各大学的录取率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不同层次高校在山西省的招生竞争激烈程度,由于录取率受招生计划、报考人数、试卷难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每年数据会存在波动,且不同类别(如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的录取率差异较大,以下内容主要基于近年山西省普通类本科批次的公开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帮助考生对各层次高校的录取难度形成大致认知。

山西各大学录取率具体是多少?各校各专业差异大吗?-图1

山西省内高校可大致分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省属重点本科高校、普通本科高校以及高职(专科)院校四个层次,各层次的录取率呈现明显梯度,以2023年山西省普通类本科批次为例,全省高考报名人数约为33万人,其中实际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约30.5万人,本科批次共录取约18.2万人(含提前批和本科批),整体本科录取率约为59.7%(按报名人数计算)或59.7%(按参考人数计算,此处因数据口径一致,结果相同),但这一整体数据掩盖了不同层次高校的巨大差异。

“双一流”建设高校:山西省内“双一流”高校包括太原理工大学和山西大学,这两所高校是省内录取门槛最高的院校,2023年,太原理工大学在山西省普通类本科批共录取约2300人(含中外合作办学等特殊类型),其中理工类最低录取位次约为全省理科4.5万名(全省理科参考人数约18万人),录取率约为2.5%;山西大学普通类本科批录取约1800人,文史类最低录取位次约为全省文科0.7万名(全省文科参考人数约12.5万人),录取率约为5.6%,理工类最低录取位次约为全省理科3.8万名,录取率约为2.1%,若加上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等,两校在省内总录取人数约为4500人,占全省本科总录取人数的2.5%左右,竞争极为激烈,尤其是热门专业录取位次远高于最低位次。

省属重点本科高校:包括中北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等,这些高校是省内本科招生的“主力军”,录取率相对较高,以中北大学为例,2023年普通类本科批录取约3500人,文史类最低录取位次约为全省文科1.8万名,录取率约为14.4%;理工类最低录取位次约为全省理科7.2万名,录取率约为4.0%,山西医科大学理工类录取约2800人,最低位次约为全省理科6.5万名,录取率约为3.6%,整体来看,省属重点高校在省内本科总录取人数中占比约20%-25%,单个学校的录取率多在3%-15%之间,具体因学校类型(如医学、财经类院校专业热度差异)而不同。

普通本科高校:包括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等地方本科院校,以及部分独立学院(近年来已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这类高校数量较多,录取率在省内本科院校中占比最高,2023年,山西省内普通本科高校(不含“双一流”和省属重点)在本科批共录取约8万人,占全省本科总录取人数的44%左右,单个学校的录取率多在5%-20%之间,太原理工大学华科学院(已转设为山西工程科技职业本科大学)2023年理工类录取约1200人,最低位次约为全省理科10万名,录取率约为5.6%;长治学院文史类录取约800人,最低位次约为全省文科3.5万名,录取率约为28%,这类高校是多数山西考生的主要选择,录取门槛相对较低,但部分热门专业(如计算机、会计学等)仍需达到全省中等位次。

高职(专科)院校:山西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录取率整体较高,2023年全省高职(专科)批次共录取约12万人,占高考总录取人数的33%左右,其中省内高职院校录取约10万人,占比83%,省内主要高职院校如山西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等,最低录取控制线为专科线(2023年专科线为文史类180分、理工类130分),实际录取率接近100%(只要达线且填报志愿基本被录取),但热门专业录取分数会远超最低线,如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的会计专业录取线可能接近本科线。

为更直观展示,以下表格汇总了2023年山西省内部分高校普通类本科批次录取情况(数据综合自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及各校招生简章):

学校名称 层次 录取人数(人) 文史类最低位次 理工类最低位次 文史类录取率(%) 理工类录取率(%)
太原理工大学 “双一流” 2300 45000 5
山西大学 “双一流” 1800 7000 38000 6 1
中北大学 省属重点 3500 18000 72000 4 0
山西医科大学 省属重点 2800 65000 6
太原科技大学 普通本科 3000 25000 85000 0 7
山西大同大学 普通本科 3200 22000 80000 6 4
太原工业学院 普通本科 2500 30000 95000 0 3

注:1. 录取人数不含提前批、专项计划等特殊类型;2. 录取率按文科参考人数12.5万、理科参考人数18万计算,位次和录取率均为近似值,仅供参考。

需要强调的是,录取率并非衡量高校质量的唯一标准,考生在选择时应结合自身兴趣、专业特色、就业前景等因素综合考量,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新高考“3+1+2”模式在山西省的实施(2022年起首届新高考考生),未来录取数据可能呈现新的变化,例如物理类/历史类分开划线、专业组投档等,考生需以当年官方发布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数据为准。

相关问答FAQs

Q1:山西省内“双非”高校(非“双一流”)的王牌专业录取率是否比“双一流”冷门专业更低?
A:不一定,录取率的核心竞争指标是录取位次而非学校层次,部分“双非”高校的王牌专业(如山西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山西财经大学的会计学)因社会需求大、报考人数多,录取位次可能超过“双一流”高校的冷门专业,山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23年理工类录取位次约为全省理科3万名,而太原理工大学某些冷门专业录取位次可能在5万名之后,双非”王牌专业的实际录取难度(位次竞争)高于“双一流”冷门专业,考生应关注具体专业的历年录取位次,而非单纯比较学校整体录取率。

Q2:山西省高职(专科)院校的“专升本”升学率会影响录取率吗?
A:高职(专科)院校的录取率主要取决于报考人数和招生计划,与“专升本”升学率无直接关联,但“专升本”升学率是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考生有间接参考价值,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山西工程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专升本”升学率较高(部分专业超过30%),这类学校虽然录取率接近100%,但能为有升学意愿的考生提供更好的深造机会,考生在选择高职院校时,可结合自身规划,优先考虑“专升本”政策完善、升学率较高的学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