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管理研究生课程
一、培养目标和要求
1、培养目标: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农业管理领域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理论,能够在各级农业管理机构、农林牧渔企业等从事政策制定、企业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2、具体要求:
- 掌握现代农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 具备独立承担农业发展领域技术推广活动的能力。
- 熟悉国家农业产业发展、经营、推广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 能够胜任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物流与电商等工作。
二、招生对象与入学考试
1、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的人员。

2、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复试。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
全日制:基本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非全日制: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1. 公共学位课(8学分)
- 外国语(英语):3学分,48学时,第1学期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16学时,第1学期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32学时,第2学期
- 现代农业创新与乡村振兴战略: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2. 领域主干课(8学分)
- 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 现代管理学: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 农产品市场营销: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 农业政策与法规:2学分,32学时,第2学期
3. 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备注 |
管理学研究方法论 | 2 | 32 | 1 | |
农村统计与调查 | 2 | 32 | 2 | |
农林项目投资与案例分析 | 2 | 32 | 1 | |
财务管理与分析 | 1.5 | 24 | 2 | |
电子商务 | 1.5 | 24 | 1 | |
农林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践 | 1.5 | 24 | 2 | |
都市农业与乡村旅游 | 1.5 | 24 | 2 | |
农林业资源环境与管理 | 1.5 | 24 | 2 | |
资本市场与投资理财 | 1.5 | 24 | 1 | |
经管学术论坛 | 1.5 | 24 | 1-2 |
4. 补修课(针对跨专业考取或同等学力攻读者)
补修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几门大学本科相关专业课程:
- 经济学原理
- 管理学原理
- 统计学
五、培养环节
1、实践训练(6学分):
实验实践(4.5学分):完成校内实验室“现代服务业综合实训”,并根据实验课程模拟岗位的设置,以助教方式顶岗实习3-6天。
专业实践(3学分):联合相关行(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实践训练时间为25周,学院和实践基地联合对研究生的实践环节进行定性定量考核,考核通过者方可取得相应学分。
2、学术活动(1.5学分):
项目申报(0.5学分):填报省部级申报书一项。
主题讲演(0.5学分):参加seminar,并进行2次以上主题讲演。
讲座(0.5学分):参加5次以上学术报告。
六、学位论文要求
1、选题:来源于行业、企业生产技术需求,对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直接应用价值。
2、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设计、调研报告、案例分析等。
3、评审与答辩:学位论文的评审着重考查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农业技术应用、农业和农村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审查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同时要求提交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毕业论文等。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和各种教学环节的考核,考核成绩合格,论文答辩通过,德、智、体、美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并在研究生离校前发给毕业证书,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可颁发学位证书。
八、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 农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的学制是几年?
A1: 根据学习方式不同,全日制的基本学制为2年,非全日制的基本学制为3年,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非全日制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Q2: 农业管理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方向有哪些?
A2: 该课程的研究方向包括农业经济与政策、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涉农企业管理、农产品营销、农业工程与供应链管理等。
九、小编有话说
农业管理研究生课程不仅关注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现代农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果你对农业管理感兴趣,并希望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那么这个课程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