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归属于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简称“数计学院”),该学院是福大历史悠久、学科实力突出的重点学院之一,承担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以下从学院概况、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等方面详细介绍福大计算机学科的相关情况,帮助全面了解其在数计学院的发展定位与优势。
学院概况与学科定位
福建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历史可追溯至学校1958年建校初期设立的数学系,后逐步发展为包含数学、计算机科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学院,学院设有数学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人工智能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系等多个教学单位,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是学院的核心教学科研单位,负责计算机类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及学科建设工作。
作为福建省计算机学科的重要基地,福大计算机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表现优异,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位列全国前30%,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培育),形成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核心,覆盖“人工智能”“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方向的学科群,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素养的高素质计算机人才。
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
在学科建设层面,福大计算机学科构建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本科阶段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核心课程包括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人工智能导论、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同时开设大量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及企业项目实训,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
研究生教育方面,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人工智能二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方向)专业硕士点,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形成了从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链条,研究方向涵盖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网络与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与虚拟现实、嵌入式系统等前沿领域,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方向是福建省重点学科方向,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师资力量与团队建设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人,包括教授30人、副教授50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师资队伍中,国家级人才入选者3人(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省级人才入选者20余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6人,9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
在团队建设方面,学院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如“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团队”(福建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大数据与网络安全团队”“智能计算与机器学习团队”等,这些团队长期专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近五年在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0余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福建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超8000万元。
科研平台与实验室资源
学院拥有完善的科研平台和实验室资源,为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科研提供了有力支撑,现有“智能计算与大数据处理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数字媒体与网络技术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实验室”等10个专业实验室,以及与企业共建的“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字节跳动人工智能实训基地”等产学研合作平台。
实验室总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设备总值超6000万元,包括高性能计算集群(计算性能达10万亿次/秒)、深度学习服务器、智能机器人平台、网络攻防演练系统、虚拟现实开发设备等先进实验设备,学院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福州软件园、厦门美亚柏科等30余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企业级项目实践和就业机会。
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
学院始终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培养,近五年,学生在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内外重要赛事中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2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就职于华为、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知名互联网企业,以及银行、证券、通信等行业的IT部门,部分学生进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国内外顶尖高校深造。
在社会服务方面,学院积极对接地方产业需求,为福建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教师团队参与“数字福建”“智慧福州”等重大项目建设,在智慧城市、智能制造、金融科技等领域研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智能交通大数据分析系统”“工业机器人视觉检测技术”等已在福建省内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问答FAQs
Q1:福建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大概是多少?
A:福建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因省份、年份及高考难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以福建省为例,近年理科录取位次一般在全省前1.5万位左右(具体参考当年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投档线),例如2023年最低投档分约为620分(位次1.4万位),外省考生可参考本省一本线以上60-100分的区间预估,具体以学校招生办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该专业对数学和物理学科基础有一定要求,建议考生在高中阶段加强相关学科学习。
Q2:福建大学计算机学院与华为、腾讯等企业有哪些合作项目?
A:福建大学计算机学院与华为、腾讯等头部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共建联合实验室,如“华为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展5G通信、边缘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二是设立企业奖学金和实习基地,如腾讯“犀牛鸟”奖学金、华为“天才少年”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和实习机会;三是联合培养人才,开设“华为实验班”“腾讯卓越工程师班”,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教学,学生可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开发,毕业后优先获得企业就业推荐,学院还定期举办企业技术讲座、校园招聘会,搭建学生与企业的人才对接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