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高效备考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近年来,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因其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考生,随着竞争的加剧,备考策略也在不断变化,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将结合时政热点解答如何利用现有的免费资源进行高效备考。
一、行测的变化与对策
1、常识判断的侧重点变了
- 在以前的考试中,常识判断主要考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从24国考真题来看,有10道题涉及到最新时政、政策,在备考常识判断时,考生需要多关注重要文件、重要讲话、重大会议、重大科学成就以及最新的法律法规等全国性时政热点。
2、言语理解题干越来越长
- 信息量增加意味着废话变多,做题时可以先简要概括并标记关键信息,同时加深对阅读理解和信息分析的理解,平时应尽量关注主流媒体的评论和刊文,学习使用专业词语。
3、资料分析变简单了

- 资料分析是最容易拿到满分的部分,关键在于掌握常考的概念和速算技巧,通过加强基础公式的强化学习和做题技巧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解题速度。
4、判断推理稳中有变
- 图形推理和逻辑判断的难度有所增加,且更加与时政相结合,强化了多学科交叉思维。
5、数量关系题型无变化
- 尽管很多考生复习时会忽略这部分,但它仍然是重要的得分点,25国考中,天津省考的数量关系题增加到了15道题,不能完全放弃该部分,掌握常考题型的解题技巧和猜题思路是关键。
二、申论的变化与对策
1、材料和题目的适配度变低
- 以前抄材料就能做题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需要充分理解材料并增强分析概括能力。
2、模糊材料变多
- 模糊材料的占比超过40%,因此要重点锻炼模糊材料的提炼概括能力。
3、材料逻辑断层
- 24国考中,材料逻辑和题干不再一一对应,无法从材料里找到中心思想,这就更加考验学生对于政策的理解和积累。
4、作文和材料割裂
- 分论点必须从材料里找的方法已经过时,24国考的分论点和总论点与前面的材料关系不大,分论点的形式也越来越灵活。
三、备考计划
根据前五年的国考笔试时间来看,25国考预计也会在11月底进行,也就是说我们只剩下七个月的备考时间了,假设从现在开始复习,那么备考计划应该是这样的:
1、基础阶段(约两个月)
学习言语、判断(约20天):听课熟悉每种题型,积累成语,自行总结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再与机构给出的专业思维导图进行比对,看看有无遗漏。
资料分析(约10天):听课复习公式,课后默写公式,刷题培养自己理解统计数据的能力。
数量分析(约10天):听课学习各种题型,学不会的可以适当放弃。
申论(约10天):热点整理复盘,各题型梳理学习,做模考题训练做题速度。
常识(约10天):背诵《学霸笔记》,熟悉最新时政。
2、分模块刷题(约30天)
- 采用“套卷+分项练习”结合的模式,先做一套套卷,再针对薄弱项目重点练习。
3、强化提升(约两个月)
- 遇到依然薄弱的模块,建议换个老师试试,继续巩固公式、申论规范词、常识积累、思维导图。
4、考前冲刺(约30天)
- 每天一定要看时政,因为考试时很容易出现,如果不想费力自己搜索时政信息的话,可以联系上面卡片中的小助手,把你拉进时政群里,每天都会更新最新时政消息,超级省心,不收费。
5、考前15天
- 继续每天模拟考试,维持手感,早点睡觉,好好吃饭,适度锻炼。
四、备考资料推荐
1、阿甘上岸说:系统课的地位目前无人撼动,讲解最简洁的做题技巧,结合重难点、易错题进行讲解。
2、华图模块宝典:知识点涵盖全面,适合备考后期查漏补缺。
3、粉笔申论的规矩:教材中的批注清晰,答题逻辑框架明确,有助于快速找到答案。
4、粉笔决战行测5000题和申论100题:题目质量高,覆盖面全,参考答案细致。
5、真题套卷:建议刷题用纸质版的卷子,更能锻炼做题手感和思路。
五、结语
备考公务员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和高效的复习策略,成功上岸并非遥不可及,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小编有话说:备考过程中,自律和坚持是最重要的,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抓住机会,尽早开始准备,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