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凑十法思维是什么?如何用凑十法快速计算加法?

凑十法思维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主要用于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其核心思想是将“凑十”作为计算的桥梁,通过将一个加数拆分成“几”和“几”,使得其中一个加数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得到10,再与剩下的数相加得出最终结果,这种方法不仅简化了计算过程,还培养了学生的数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重要工具。

凑十法思维是什么?如何用凑十法快速计算加法?-图1

凑十法思维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步骤

凑十法的本质是“十进制”思想的应用,即利用“10”作为中间量,将复杂的加法运算转化为简单的“凑十”和“加几”两步,其核心步骤可概括为“一看二拆三凑四加”:

  1. “一看”:观察加数,确定凑十目标
    在计算如“8+5”时,首先观察两个加数,选择一个与10接近的数作为凑十的基础(通常选择较大的加数,如8),目标是“把8凑成10”。

  2. “二拆”:拆分另一个加数,凑出“十”
    要将8凑成10,需要“+2”,因此将另一个加数5拆分成“2”和“3”(因为5=2+3),2”用于与8相加得到10。

  3. “三凑”:凑出“十”并计算剩余部分
    8+2=10,此时完成了“凑十”步骤,剩下的数是拆分出的“3”。

  4. “四加”:将“十”与剩余部分相加,得出结果
    最后将10与剩下的3相加,10+3=13,因此8+5=13。

这一过程可通过表格更清晰地呈现:

算式 观察凑十目标 拆分加数 凑十计算(8+2) 剩余部分 最终结果(10+3)
8+5 把8凑成10 5=2+3 8+2=10 3 10+3=13

凑十法思维的数学逻辑与教育价值

从数学本质看,凑十法体现了“数形结合”与“转化”的思想,通过小棒或计数器等学具,学生可以直观理解“8根小棒再添2根就是10根,5根小棒拿走2根后还剩3根”,从而将抽象的数字运算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过程,这种“化未知为已知”的转化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之一。

教育价值方面,凑十法思维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层面:

  1. 提升计算效率与准确性:相比逐一计数法(如8+5=8+1+1+1+1+1),凑十法将步骤从5步简化为2步(凑十+加剩余),减少了计算错误的可能性。
  2. 培养数感与运算能力: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逐渐形成“看到9想到1,看到8想到2……”的数感,为后续学习“破十法”“凑整法”等打下基础。
  3. 发展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拆分、重组加数的过程需要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如“要凑10,需要几?”),这种思维迁移到后续的“乘法分配律”“因式分解”等内容中至关重要。

凑十法思维的常见误区与教学策略

学生在学习凑十法时,常出现以下误区:

  • 拆分错误:如计算7+6时,错误拆分为“7+3=10,剩下3”(实际应为6=3+3,7+3=10,剩下3,结果正确,但拆分逻辑混乱);
  • 混淆“凑十”对象:如计算5+9时,试图将5凑成10(需拆分9为5+4,增加计算难度),而非优先凑大数9;
  • 依赖记忆,不理解本质:仅背诵“9要1,8要2”的口诀,无法应用于变式问题(如“9+( )=12”)。

针对这些误区,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策略:

  1. 强化操作体验:通过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做”中理解“凑十”的必要性;
  2. 可视化辅助:绘制“十格阵”图(如10个方格,已填8个,再填2个凑满),帮助学生建立“十”的直观模型;
  3. 语言表达训练:引导学生用“因为…”句式描述过程(如“因为8+2=10,5可以分成2和3,所以8+5=10+3=13”),深化逻辑理解;
  4. 变式练习设计:从“直接凑十”(如8+7)到“填数凑十”(如8+( )=12),逐步提升思维难度。

凑十法思维的延伸应用

凑十法不仅适用于20以内加法,其思维模式还可迁移至更复杂的数学场景:

  • 多位数加法:如28+5,可拆分为“28+2=30,30+3=33”;
  • 乘法运算:如7×9,可转化为“7×(10-1)=70-7=63”,体现“凑整”思想;
  • 分数运算:如计算“1/2+1/3”,可“凑”同分母6,转化为“3/6+2/6=5/6”。

这种思维的延伸性,使得凑十法成为连接基础运算与高级数学的“纽带”。

相关问答FAQs

Q1:凑十法和点数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优先教凑十法?
A:点数法(如8+5=8+1+1+1+1+1=13)是逐一计数,依赖机械重复,计算效率低且易出错;凑十法通过“凑十”将运算转化为“10+几”,步骤少、逻辑性强,优先教凑十法是因为它符合“十进制”计数规则,能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策略,为后续复杂计算奠定思维基础,而非停留在“数数”层面。

Q2:孩子总是记不住“凑十”的拆分方法,怎么办?
A:可通过“游戏化训练”强化记忆:

  1. “凑十接龙”:家长说“9”,孩子快速接“1”(凑10所需的数);
  2. “数字卡片拼摆”:给出数字卡片(如3、7、4、6),让孩子找出能凑成10的组合(3+7,4+6);
  3. 生活场景应用:如分水果,“有9个苹果,再拿几个凑够10个?”让孩子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凑十”的实际意义,避免死记硬背口诀,重点引导孩子理解“凑十”是为了“计算更简单”,逐步内化为思维习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