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简称“国考”)是中国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的重要途径,每年的国考都吸引了大量考生参与,竞争异常激烈,2012年的国考报名情况也不例外,其背后反映了多方面的社会现象和政策导向。
一、报名总体情况

截至2012年度国考报名审核最后一天下午16时,共有10418个职位通过审核,总计1224393人通过资格审查,与2011年相比,尽管总人数略有下降,但报名人数仍然庞大,显示了国考的持续热度,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职位无人通过审核,这表明考生在报考时更加理性,不再盲目跟风。
二、竞争激烈的职位
2012年国考中,竞争最激烈的职位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竞争比例高达3992:1,这一职位的高竞争比例反映了考生对高学历和专业要求较高的职位的偏好,宁波海关监管职位也吸引了大量考生,合格人数达到6039人,这些数据表明,热门职位的竞争依然十分激烈,考生需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三、报考条件的变化
2012年国考在报考条件上做了一些调整,增加了对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地市县区基层职位中有三分之二的职位要求为应届毕业生,多达8700多个职位面向应届生,这一变化旨在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同时也反映出国家对基层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部分职位还要求考生具备农村基层服务项目工作经历,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
2012年国考在考试内容上也进行了改革,探索分级分类考试,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直属机构的考试内容有所区别,银监会和证监会作为试点,加入了专业综合笔试,这种改革旨在更科学地选拔适合不同岗位需求的人才,提高考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考生心态的变化
从报名数据可以看出,考生在报考时更加理性,虽然总报名人数有所下降,但每日单日通过资格审核的人数平稳增加,说明考生不再是观望至最后几日才报名,这一变化表明,考生对自身条件和职位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能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职位。
六、政策导向的影响
2012年国考的政策导向明显倾向于基层和应届毕业生,这不仅体现在职位设置上,也体现在考试内容和报考条件上,这种政策导向有助于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向基层流动,缓解基层人才短缺的问题,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公务员队伍。
七、问题与解答
问:为什么2012年国考报名人数略有下降?
答:2012年国考报名人数略有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考生在报考时更加理性,不再是观望至最后几日才报名,部分职位增加了对基层工作经历的要求,限制了更多考生的选择空间。

2012年国考报名情况反映了考生心态的变化、政策导向的影响以及考试内容的改革,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和背景,可以看出国家在公务员选拔上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旨在选拔出更加适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