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并没有一个大规模、全国连锁的实体书店,他们最核心、最著名的相关项目是 “得到App”,它是一个线上的知识服务平台,可以理解为“一所没有围墙的线上大学”或“一个巨大的线上书店”。

罗辑思维团队确实曾尝试过实体书店的模式,并留下了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下面我将从线上和实体两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核心项目:线上知识平台——得到App
这是罗辑思维目前最主要、最成功的“书店”形态。
-
定位:它不仅仅是一个卖电子书的平台,更是一个提供系统性知识、课程、讲座和电子书的综合知识服务商,它的口号是“知识就在得到”。
-
内容形式:
- 电子书:拥有海量高质量的电子书,涵盖商业、历史、科学、人文、艺术等各个领域,很多书都经过了得到App团队的精编和解读,提供“精读版”或“听读版”。
- 课程:这是得到App的王牌产品,由各个领域的顶级专家(如薛兆丰、香帅、罗振宇等)录制系统性的课程,薛兆丰的经济学课》、《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等。
- 讲座/音频:提供“每天听本书”、“罗辑思维”等音频栏目,用十几分钟的时间解读一本书的核心思想。
- 知识城邦:一个用户交流社区,可以在里面讨论课程、分享读书笔记,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
特色:
- 知识服务:卖的不是简单的商品,而是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案。
- 大咖云集:邀请了众多国内顶尖的学者、作家、企业家入驻授课。
- 社群效应:用户通过学习课程、参与讨论,形成了一个高粘性的“终身学习者”社群。
如果您想体验罗辑思维的“书店”,首选一定是下载【得到App】,这是他们知识产品的集大成者。
实体书店的尝试与典范:成都“观夏·THINKERS”书店
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一直对实体书店怀有特殊的情结,并亲自参与设计了一家极具特色的实体书店。
-
名称:观夏·THINKERS (The Summer of Thinkers)
“观夏”二字取自罗振宇的“观”和“夏”,也寓意着“观察世界,迎接思想之夏”。
-
地点:成都远洋太古里
-
核心理念:这家店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卖场,而是一个“城市思想策源地”和“知识体验空间”,它的目的不是最大化卖书,而是最大化地传递罗辑思维的品牌理念和价值观。
-
特色设计:
- “书墙”:进门处有一面巨大的书墙,上面陈列的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对现代人思考和成长有启发的书籍,而非简单的畅销书排行榜。
- “知识胶囊”:店内设置了很多像胶囊一样的独立空间,用户可以付费进入,在里面安静地听课、学习,享受沉浸式的知识体验。
- “知识产品”区:除了书籍,店里还大量售卖得到App的周边产品、课程兑换码、文创产品等,将线上和线下体验打通。
- “思想”氛围:整个空间的设计、灯光、音乐都旨在营造一种安静、专注、适合深度思考和交流的氛围。
-
现状:
- 这家店自开业以来,成为了成都乃至全国的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粉丝和游客打卡。
- 它是罗辑思维实体化探索的一次成功尝试,但其模式非常独特,很难被复制,也并未进行大规模连锁扩张。
如果您身处成都,并且是罗辑思维的忠实粉丝,观夏·THINKERS”绝对是一个值得专程前往朝圣的地方,它更像是一个品牌体验中心,而非传统书店。
历史上的关联:“光合作用”书店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关联,在罗辑思维早期,罗振宇和他的团队曾是北京知名独立书店“光合作用书店的忠实用户和合作伙伴。
- 关系:罗振宇曾在“光合作用”书店举办过讲座和分享活动,可以说“光合作用”书店孕育了早期的罗辑思维社群。
- 结局:非常可惜,“光合作用”书店在2012年因经营不善倒闭,这给当时的独立书店界带来了很大震动,罗振宇后来也多次提及此事,并将其作为推动自己转向线上知识服务的一个契机。
| 类型 | 名称 | 形态 | 核心特点 | 适合人群 |
|---|---|---|---|---|
| 线上平台 | 得到App | 线上知识服务 | 系统课程、电子书、音频、社群 | 所有希望系统性学习、提升认知的终身学习者 |
| 实体空间 | 观夏·THINKERS | 城市思想策源地 | 品牌体验、知识胶囊、精选书墙、文创产品 | 罗辑思维粉丝、成都游客、寻求深度文化体验者 |
| 历史关联 | 光合作用 | 已关闭的独立书店 | 曾经的合作伙伴和活动场所 | 对北京独立书店史感兴趣的人 |
寻找罗辑思维的“书店”,您应该将目光聚焦于【得到App】这个线上知识王国,而其唯一的实体代表“观夏·THINKERS”,则更像是一个精心打造的品牌文化地标,象征着罗辑思维对知识传播和空间体验的独特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