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逻辑学和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所借以存在和表达的结构或方式,就是我们的大脑在思考问题时,组织和加工信息、概念、判断所遵循的“骨架”或“模板”。

我们可以从不同层面来理解思维形式。
核心三大思维形式(传统逻辑)
在传统逻辑学中,思维形式主要指以下三种,它们是构成一切复杂思维的基础。
概念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本质属性的基本思维形式,它是思维的“细胞”或“基本单位”。
- 特点:
- 抽象性:概念舍弃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如颜色、大小),而抓住其本质属性(如“人”的本质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
- 普遍性:概念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适用于该类中的所有个体。
- 作用:概念是我们进行思考、交流和理解世界的基础,没有概念,我们就无法形成清晰的判断和推理。
- 例子:
- “桌子”、“国家”、“正义”、“人工智能”都是概念。
- “水果”这个概念,就舍弃了苹果、香蕉、橙子的具体颜色、味道和形状,抓住了它们“多汁、味甜、主要含碳水化合物”等共同本质属性。
判断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它由概念构成,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判断的真假是逻辑学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 特点:
- 断定性:判断对事物的情况肯定或否定。
- 真假性:任何一个判断,在特定条件下,要么是真的,要么是假的。
- 作用:判断是推理的基础,我们通过一系列真实的判断,推导出新的判断。
- 例子:
- “所有金属都导电。”(肯定判断)
- “地球不是平的。”(否定判断)
-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复合判断)
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出发,引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它是思维形式的最高级形式,体现了思维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 特点:
- 逻辑性: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必须存在逻辑联系。
- 结论的或然性:推理的结论不必然为真,其可靠性取决于前提的真实性和推理形式的正确性。
- 作用:推理是我们获取新知识、进行科学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工具。
- 例子:
-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
- 前提1:所有人都会死。
- 前提2:苏格拉底是人。
- 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 归纳推理(从特殊到一般):
- 前提1:我见到的第一只天鹅是白色的。
- 前提2:我见到的第二只天鹅是白色的。
- 前提N:我见到的第N只天鹅是白色的。
- 所以,所有天鹅都是白色的。(这是一个或然性结论)
-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
现代逻辑中的思维形式
在现代逻辑中,特别是数理逻辑中,思维形式被进一步形式化和符号化,以追求更精确的分析。
- 命题:这是判断的现代对应物,它是一个可以被赋予“真”或“假”值的陈述句。
- 例子:用符号
p表示“天在下雨”,q表示“地是湿的”,如果天在下雨,那么地是湿的”就可以表示为p → q。
- 例子:用符号
- 谓词:它用来分析命题的内部结构,表示对象的性质或对象之间的关系。
- 例子:用
H(x)表示“x 是人”,M(x)表示“x 会死”,所有人都会死”就可以表示为∀x (H(x) → M(x))(读作:对于所有 x,x 是人,x 会死)。
- 例子:用
- 论证:这是推理的现代对应物,它是一组命题(前提)和另一个命题(的组合,旨在表明结论是从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的。
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的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问题。
- :指我们在思维中具体思考的对象和含义,在“所有金属都导电”这个判断中,“金属”、“导电”就是思维内容。
- 思维形式:指这个判断的结构,即“所有 S 都是 P”。
关系:
- 统一性:任何思维活动都是思维形式和思维内容的统一体,没有无内容的“纯粹”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赤裸裸”内容。
- 相对独立性:思维形式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我们可以暂时抛开具体内容,只研究其结构是否正确、有效。
- 例子:
- 内容正确的推理: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
- 内容错误的推理:所有鱼都会飞,金鱼是鱼,所以金鱼会飞。
- 这两个推理的思维形式(结构)是完全一样的,都是有效的演绎推理形式(三段论),但第一个的结论为真,第二个的结论为假,这说明,一个推理的结论是否可靠,取决于两个条件:前提的真实性和推理形式的有效性,逻辑学主要研究后者,即思维形式的正确性。
- 例子:
不同类型的思维形式(从认知科学角度)
除了逻辑学中的经典分类,从更广泛的认知科学角度看,思维形式还包括:
- 形象思维:以形象、表象为思维细胞的思维,艺术家、设计师常用此方式,在脑海里构思一幅画的画面。
- 抽象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为形式的思维,即我们上面讨论的逻辑思维,科学家、哲学家常用此方式。
- 辩证思维:以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的思维形式,强调矛盾的对立统一,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来分析事物。
- 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寻求多种可能答案的思维形式,与创造力密切相关,问“回形针有什么用?”,能想到上千种用法。
- 收敛思维:从多种信息中寻找唯一正确答案或最佳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与逻辑推理密切相关,做一道有标准答案的数学题。
| 思维形式 | 定义 | 例子 | 作用 |
|---|---|---|---|
| 概念 | 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单元 | “桌子”、“国家” | 构成思维的基本“砖块” |
| 判断 | 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 “所有金属都导电” | 推理的基础,连接概念 |
| 推理 | 从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 “所有人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他会死” | 获取新知识、解决问题 |
| 形象思维 | 以形象、表象为载体的思维 | 艺术构思、想象 | 创造力、艺术表达 |
| 发散思维 | 多角度、多方向寻求答案的思维 | 头脑风暴 | 产生新想法、创新 |
理解思维形式,有助于我们:
- 清晰思考:使我们的思路更有条理,避免逻辑混乱。
- 有效沟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他人的意图。
- 提升批判性思维:识别他人论证中的逻辑谬误,评估论证的有效性。
- 增强创造力:通过掌握不同的思维形式,可以灵活切换思考方式,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